首页 | 动态

【两会好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李家杰: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及天然气管道掺氢试点

中国电力网
2023-03-07
 来源:央广网
浏览: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李家杰针对新能源、信创(信息技术创新)和粤港澳跨境医疗三个方面发展带来4份提案,他从自身多年的经验和实践出发,为这三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与应用并举,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及天然气管道掺氢试点

  在国家“3060”目标指引下,我国能源科技创新领域发展迅速,新型能源体系正在快速构建。其中,促进储能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氢能的发展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热点。

  “我国‘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国家要落实节能减碳任务,就必须加大能源科技创新,从能源供给和需求侧发力,加速构建高质量绿色能源体系。”李家杰认为,在推进能源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利用中,建议对储能规模化发展和氢能使用给予重点支持。

  就此,针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李家杰带来《大力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提案,他认为,储能作为一种电网优质的灵活性调节资源,可有效平衡新能源电力与电量的关系,有效解决新能源并网难等系列问题。

  “储能技术发展对于‘双碳’目标的意义,以及其本身极高的商业价值已有行业共识,但与我国新能源发展速度相比,我国储能规模又呈现明显不足。”李家杰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各地对于储能发展政策缺乏可落地的执行细则,储能技术创新也较为单一,全场景规模化应用不足,同时储能标准体系不健全。

  为更好地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李家杰建议:“在政策层面,国家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新型储能市场的利益分配和交易细则等;在标准方面,建议完善储能标准和管理体系,推动储能标准体系与能源电力系统的标准衔接;在试点应用层面,建议打造储能整县(市、区)试点,加强‘分布式光伏+储能’的顶层规划,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推动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在推动储能规模化发展之外,李家杰认为,加大对已有燃气管网的“绿色改造”,无论是在减碳成果还是经济效益上,都有着更显性、直接的价值。李家杰建议可将香港已成熟使用的天然气掺氢经验引入内地,在内地进行试点推广,这样既可降低天然气的碳排放,又是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的输氢方式,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在香港,城燃管网中氢的比例达49%,且已安全运行近50年。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计算,如掺氢比例为10%(体积比),可消纳1700多亿度绿电,大幅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渗透率。”李家杰表示,内地已有相对完善的天然气管道,这些管道平均能承受掺氢比为10%-20%以下的掺氢天然气,因此可以在内地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掺氢试点,以低成本的高效方式,提高我国清洁能源的使用占比。

  李家杰在《关于加快推动天然气管道掺氢试点及促进天然气掺氢利用的提案》中建议:制定氢气管道输送专项规划,加快制定天然气掺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加大对天然气掺氢产业链的补贴及金融支持,加强“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及人才培养,推进天然气掺氢的示范城市和试点项目等。

  鼓励科创类中小企业参与信创市场 激发产业活力

  随着全球竞争变成一场科技竞赛,推动我国信创产业发展至为关键。与此同时,国家也多次强调“信息安全”“技术自主可控”“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性,依靠科技的自立自强实现信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共识。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信创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可用到好用的快速发展,并在金融、能源、教育、电信等重点行业快速落地应用,信创产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随之而来也让信创市场大企业聚集效应明显。

  “在信创产业发展的初期,集中资源和力量扶持优秀企业有利于提升行业关注度和资源聚合力,但随着信创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则需要建设信创领域的‘统一大市场’,打破市场壁垒,鼓励技术创新,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李家杰表示,从推动信创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他建议从顶层设计出发,鼓励科创类中小企业参与信创市场,为信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李家杰提交的《关于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参与信创市场的提案》,对于信创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在政策层面,解除不利于中小型科创企业参与信创市场的条文规定,破除信创企业在政府和国央企采购的准入门槛,让市场的竞争回归技术本身,公平、公开对待所有的科创类中小企业;在行业标准方面,建议我国制定统一的信创标准,规范市场发展,消除企业发展限制;在政策扶持上,建议对科创型中小企业制定完善的信创市场帮扶政策,为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进行全链路扶持,真正推动自主可控信创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发挥大湾区一体化优势 建设全球领先的高端医疗特区

  自2017年国家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经过多年发展,这一重大工程在推动三地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上,取得诸多突破。在深化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中,多次明确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

  作为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李家杰常年往返内地和香港的经历,让他对两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情况有着深刻的理解。今年两会期间,他针对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提交《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跨境医疗特区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国家可从推动高端跨境医疗特区建设入手,加速高质量医疗资源的跨区流动,将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市场。

  “香港的医疗服务系统完整,私营部门体量接近千亿港元,能力充裕并深受内地高端医疗服务使用者的青睐,是辅助国家建设高端医疗集群、疏导医疗需求的理想承接地。”李家杰表示,特别是近年来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内地民众对于高端医疗的需求不断外溢,就此通过大湾区来承接这一需求,将助力国家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提出,要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就此,李家杰表示,在大湾区建设高端跨境医疗特区,不仅将满足国人不断升级的医疗消费需求,助力消费内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更将推动我国高端医疗产业的提质扩容,提升大健康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全球竞争力。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跨境医疗特区的建设上,李家杰提出三方面的发展建议:首先,对标世界上医疗资源聚集地,发展一个集医疗康养、生物科技、旅游和会议于一体的高端跨境特区,推动形成高端医疗资源集群,并引入国际知名医疗企业和医疗资源;其次,优化两地要素跨境流动,例如放宽两地和海外医生的跨区执业限制,放宽高端医疗药品和器械引入,允许境外保险机构进行跨境直接结算等;最后,进一步优化内地居民到港跨境就医的便利性,在医疗签证及病历记录互通等方面给予政策便利等。

  来源:央广网  记者:冯方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