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新型储能进入快车道,产业狂飙或加速淘汰竞赛

中国电力网
2023-04-18
 来源:环球网财经
浏览:

  储能由来已久,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我们日常所说的储能,通常是指新能源领域的电力储能,简单讲就是把风、光、水等发的电存起来,待需要时再用。换句话说,储能就像个大充电宝,可以将光伏、风电这种新能源设施发的电储存起来,并入电网。

  储能主要分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相比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投资小、建设周期短、部署灵活。近年来,受强配储能政策驱动,新型储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新增新型储能投运12.7GW,同比增长接近200%。

  政策驱动下,市场需求猛增,但由于新型储能还不能实现独立商业化运行,整体利用率偏低,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对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储能作为继风、光后的第三类新能源资产正被广泛关注,但目前的价值创造还不够明显,商业模式还不健全,应重新考虑新能源强配储能的合理性,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和电网调度机制,健全相关政策和标准,让储能价值充分发挥。”远景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

  远景科技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公司,已经战略部署了储能业务。远景能源和远景动力是远景科技集团旗下两家储能业务相关公司。远景能源负责储能系统集成,远景动力负责储能电芯的研发、生产。2022年,这两家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排名都进入前十。

  在我国“双碳”大潮下,储能赛道前途光明,道阻且长;热情澎湃,但也鱼龙混杂。产业狂飙之时,储能淘汰赛已经打响,在储能这场充电宝大战里,怎样才能拿下高地?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落地,新型储能市场的竞争逻辑将从更低初始投资成本转向更高效、更优交易策略,以远景为代表,更懂交易、超前布局的储能厂商,很可能在这场淘汰赛中,提前锁定胜局。

  从风机到储能的技术逻辑

  光伏、风电这些新能源赛道,用迅速崛起来形容不为过。为平抑大量新能源设备并网后对电网带来的冲击,储能市场应运而生。2017年底,自五部委联合发布的首个储能行业指导意见以来,储能热度与日攀升。乐观的市场预期引来一轮又一轮的“掘金者”,在一开始只有数十亿产值的狭小产业里,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公司,在下游应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储能赛道日益拥挤。

  远景从2018年开始布局分布式楼宇储能,2019年收购日本AESC成立远景动力并开发储能专用电芯。在此期间,远景储能确立了“全栈技术能力”的发展道路,即电芯、BMS、PCS、EMS等储能系统主要的零部件全部由自己研发生产,这在储能厂商中较为少见。

  “储能企业最终都会走上‘全栈技术能力’道路。”田庆军认为,电芯等主要部件自己研发生产,在降低成本上有优势,在设计上还可以提高一致性,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安全。自己研发、生产也可以快速将技术创新产品化,有利于建立竞争优势。

  为何远景如此笃定全栈技术能力?这还要从风电3.0 时代说起。在田庆军看来,风电1.0时代,整机简单组装是主要形态。一家企业“一款机型打天下”的局面经常出现,也造就了发展初期风机的高利润。风电2.0时代,整机企业开始掌握一些关键大部件的技术。2.0时代对于企业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自己设计研发、供应商代工,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保证市场竞争力。风电3.0时代,是整机企业除了自研还要有能力自制风机核心大部件。在田庆军看来,3.0时代代表整机商彻底掌握了产品的关键技术。此阶段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大幅下降成本,在国际上更具价格优势;二是产品迭代速度迅速,适用于不同场景;三是能实现系统效率最大化。“成本、产品、效率,这就是全栈自主研发的企业,能留在未来市场上的优势所在。”田庆军说。

  田庆军介绍,远景正是因为从风电时代坚持全栈自研,从远景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理念汲取灵感,才能成为中国首个引领液冷系统的企业。所以核心部件自己研发生产,可以加快新产品的推出,还可以更长时间的保持技术创新的领先优势。田庆军认为储能的发展和风机的发展过程有相似之处,无论是部件还是集成企业都在垂直整合产业链资源。

  在田庆军看来,从储能系统来说,储能企业对电芯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安全。现在储能降本的压力这么大,电芯成本占到储能系统的六成,要降本绕不过电芯,自研自制电芯的储能系统的成本竞争力肯定更强。另外,现在中国动力电池产能迅速扩张,发展自己电芯业务的技术和资金门槛都在降低,储能企业最后都会自己做电芯。

  市场驱动是破解问题的关键

  作为电芯原材料之一的锂盐,其成本与电芯成本正相关。前有原材料涨价压力,后有市场降本需求,储能企业正在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很多人可能还没感受到,价格上涨,身处其中才能感到真正的痛,别看涨了两三毛钱,但对一些项目来讲,这就是做还是不做的分界线。对一些企业来讲,可能就意味着是要坚守还是放弃,一些企业可能因此会被淘汰出局。自2022年年末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成本问题也成为储能企业近期最常被问及的话题。

  “储能的价格不应该由矿产资源来定义,否则供应链将会极度不安全。价格应该回归市场本质,由技术定义,通过技术创新与迭代实现降本才是根本之道。”田庆军认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未来,储能价格不可能再上行,可能会有波动,整体趋势一定是技术驱动的价格下行。”田庆军说。

  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有十余年,受制于成本和应用场景等问题,几经沉浮,充满了坎坷与曲折。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储能一直是一个不温不火的产业。直到今年,受极端天气影响的海外供电可靠性不足,再加上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逐步落地,国内外市场上对于储能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行业猛然进入了快车道。

  “电网就是一面照妖镜,谁好谁坏一目了然,不少企业很快就要出局了。以前风机也是,有补贴的时候,多发电少发电都无所谓,现在谁敢用差的?对成本、对产品、对系统效率的要求,将来都是非常高的。储能也会完全进入市场化,用市场来进行优胜劣汰。”田庆军指出,未来储能竞争会异常激烈,不仅是价格,在成本上也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当储能逐渐接入电网系统,其产品质量、安全性将暴露无遗。

  同时,田庆军也指出,储能的本质是交易,会交易的储能才代表未来。“只能通过充放电的交易才能盈利,才能产生经济上的价值。储能怎么能够更好的交易?自身要更‘智’。”对此,田庆军表示,远景追求三点,更安全,更智能,会交易。

  其中会交易,是指知道什么时候去充电,什么时候去放电,通过充电和放电来盈利。尤其是储能将来进入了中国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后更是如此。“储能不进电力现货,那就是伪命题,否则政策设计得再好都不可持续,钱从哪里来?说给你调峰多少钱,只要不进现货都是不能保证的,只有进现货,储能才真正能实现价值。进现货,意味着什么时候充电,电价最低的时候充进来,高峰的时候再卖出去,这是我们构筑远景的另外一个能力,另外一个优势。”田庆军说。

  储能产业迎多种储能应用需求井喷

  诸多变数叠加之下,储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储能行业未来发展主要依靠下游应用场景的健康运行。目前储能下游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发电侧,用于调频、减少弃风弃光率、辅助动态运行等;二是电网侧,提供调频、调峰、自动负荷控制等辅助服务,缓解电网阻塞等;三是用户侧,用于自发电存储、峰谷套利、备用电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地区主要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合计占全球市场高达80%。除了国内市场,欧美等海外地区成为支撑中国储能企业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2021年以来,家庭户用储能,在全球市场爆火。其中,分布式屋顶光伏市场的繁荣,也推动了家用电池储能系统的大规模增长。而在北美等地区,由于电网设施老旧叠加极端气候多发,导致断电、缺电现象频繁,当地居民对备电需求越来越强烈,未来出于电网稳定性的考虑,会越来越依赖成熟可靠的储能系统。

  海外方面,国内储能企业纷纷加速出海,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未来海外市场仍是国内很多储能企业布局的重点。

  与海外户用储能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国内这一波储能热潮主要来自大型储能,大型储能是指功率/规模较大的储能,主要应用场景在发电侧与输配电侧,少部分应用在工商业储能。大型储能因其单体规模大,且对企业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控制水平要求更高。

  具有电网友好性的储能无疑是风电消纳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田庆军介绍,智慧储能业务已成为远景能源继智能风机制造后的第二大装备板块。2022年,远景能源储能业务全球订单和出货量均大幅提升,在新加坡、欧洲等地斩获大额订单,其中新加坡首个百兆瓦级裕廊岛大型独立储能项目,采用100MW/138MWh远景液冷智慧储能产品,支撑新加坡加速落实洁净能源替代方案。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年我国风机制造商海外订单规模达到了826.9万千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远景能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国内主流风电整机制造商均斩获了百兆瓦甚至吉瓦级别的风机订单,较往年大幅提升,远景能源更以677.2万千瓦海外订单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23年3月,远景储能国内外在手订单已超过15GWh。(环球网财经)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