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光伏储能协同并进 “合肥造”加速走向全世界

中国电力网
2024-01-04
 来源:合肥在线
浏览: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过去的一年,合肥抢抓能源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推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式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产业“集聚力”持续提升

  单晶硅片,是发展先进光伏产业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的高壁垒环节。

  2023年10月10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一期10GW单晶硅片项目正式投产。项目从开工、交付到第一台设备进厂投产用时仅100天,又一次彰显“合肥速度”。

  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是光伏行业独角兽企业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公司。2023年2月,清电集团将旗下光伏板块总部暨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迁址至合肥,并作为未来光伏板块上市主体。2023年5月6日,总投资100亿元的清电集团光伏总部暨光伏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建设16GW硅片生产线及配套项目。

  作为合肥光伏产业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专注于光伏硅基业务中单晶硅片的生产与研发,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打通光伏制造产业链中的瓶颈,推动合肥区域光伏产业结构向高端一体化迈进。

  清电硅片的投产,也进一步提升了合肥先进光伏产业“集聚力”。

  2023年,合肥市坚持项目牵引,持续构建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的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布局。前11个月,光伏及新能源产业新签约项目63个,协议投资额超900亿元,签约百亿元项目5个。

  截至目前,该产业已集聚了上下游企业100余家,除硅料等高耗能环节外,已形成“原材料-硅片-逆变器-电池组件-电站建设运维-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的完整产业体系,光伏产业成为新兴增长极。

  “合肥造”加速走向全世界

  时值寒冬,位于庐阳经开区的大恒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却是一派火热生产场景。焊接、排版、层压、装框……各种先进加工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不一会儿,一块块表面光滑的组件就“诞生”了。

  “我们每天可生产1万余块全面屏光伏组件,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大恒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光伏组件常年在户外运行,组件底部积灰容易导致大量发电损失,这一问题困扰行业多年。该企业生产的全面屏光伏组件因其正面无边框的设计,有效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让组件产品具有自清洁、不积灰、多发电的优势。经测算,这款光伏组件年发电量较常规组件提升6%至15%。

  作为一家本土光伏龙头企业,大恒能源凭借优异的自主创新能力,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已形成集硅片、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为持续引导产业往高处攀、向新处闯,合肥积极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支持企业参与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标准制定修订,培育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同时,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和产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

  从“点滴星光”汇聚为“万丈光芒”,“合肥造”光伏,正加速走向全世界。其中,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为支持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合肥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参加境外专业展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优化完善产品出运通道,加大对先进光伏、新型储能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促进本地产品“卖出去”。

  “光伏+储能”协同并进

  新型储能,正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风口。

  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大规模接入电网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便是储能。

  日前,位于肥西县花岗镇的合肥最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该光伏电站是肥西与阳光新能源公司合作的光伏发电示范应用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80万人一年用电需求。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阳光新能源创新的光储融合解决方案,配置了一套新型液冷储能设备,以“光伏+储能”高效耦合的方式,实现多能融合,在友好支撑电网、提升电网灵活性与新能源消纳能力等方面形成光储融合创新示范。

  近年来,合肥持续完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支持政策,以“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的目标,不遗余力地以应用市场拉动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等发展,鼓励开放光伏+农业、光储充一体化等创新场景。

  与此同时,合肥新型储能产业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目前全市共有新型储能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在磁约束核聚变、超导储能、固态电解质等研究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光储充一体化方案全球领先;国轩高科国内首创360瓦时每千克高比能半固态电池,“JTM+磊石”换电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如今,合肥已聚集新型储能上下游企业近70家,规上企业30余家,亿元以上企业近10家,初步形成“原材料-储能系统-系统集成-温控消防-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了阳光电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出货量世界第一,国轩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国内前五、全球前十,派能科技全球用户侧储能系统出货量全球第一。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