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储能领域再掀波澜:宁德时代发布王炸技术

中国电力网
2024-04-10
 来源:风声岛
浏览:

  储能是技术革命的前提,机遇与风险并存

  能源始终是科技运行和发展的基石。

  OpenAI的首席执行官、“ChatGPT之父”山姆·奥尔特曼曾深刻指出:“未来的两种重要货币将是算力和能源。如果我们在能源领域无法取得突破,那么技术目标的实现将无从谈起。”

  确如奥尔特曼所言,传统能源的能效瓶颈已成为技术革命的关键卡点。

  而新兴清洁能源仍受制于输出不稳定的特点,储能技术的改进不可或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指出,储能对于消纳新能源、调节电网和提高系统效率及安全性具有关键作用。

  共识之下,全球储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23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功率294.1GW,新增装机量占比升至16.5%,从覆盖面来看未来依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白皮书亦预测到2025年预计该行业CAGR或超22%。

  另据马克姆资本集团(Mercom Capital Group)数据所示,2023年全球储能风投92亿美元,同比增59%创历史记录。

  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储能行业发展初期,诸多隐患开始凸显,比如模糊的技术规范、调度规则、产品检测;不完善的电力交易模式和地区政策;市场低价竞争、劣币驱逐良币;储能产品设计参差、软硬件不兼容等,正汇聚成乱流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陈永翀在解读《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时就直言,储能行业面对激烈竞争,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导致利润下降和内卷问题,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

  化解矛盾的方法论

  “因此,不能走先追求速度再追求质量的老路,必须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质量发展。”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博士在2023年世界储能大会上呼吁道。

  吴博士认为,就像房子的核心价值是“住”而非“炒”,“储能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撑门面、做摆设、换条路的”。

  储能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化解新能源落地的痛点,尤其是锂离子电池路径的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长寿命和环保特性,能更好满足对电能存储容量、补充速度、更换成本和频率、环境友好等诸多方面的高要求,故而满足下一个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

  其中,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在过去,中国储能电站事故率较低,主要因为很多地方强制配储、配而不用,或者使用率非常低,问题未充分暴露。关键在于,储能作为基础设施,要在几十年时间跨度内、多种复杂条件下安全稳定高质量运行,需全行业长期攻坚。

  任何技术的价值确认都离不开风险与收益的对比。越是低质发展,长期风险就越显著;竞争越是内卷短视,收益空间就越有限。发扬长板、规避风险才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正确思路,同时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对此,吴博士提出了“安全体系、实证标准、生态融合”三个核心要素:安全体系是基石,要确保储能系统安全和可靠;实证标准是关键,通过完善测试评价标准和实证平台确保电池寿命和性能;生态融合提供广阔空间,共融产业平台实现行业间相互促进。

  三个核心要素的“落地生根”

  这三个核心要素,眼下正在得到积极践行。世界储能大会不久之后,4月9日,宁德时代正式推出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以下简称“天恒储能系统”),号称全球首款实现“4维真安全、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的标准20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描述系统的高性能,高性能的背后,直接指向了旨在为客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的IRR,也实现了单位储能成本的相对下降,概括起来的一句话就是,降本增效。

  从更多的产品细节来观察,20尺集装箱做到6.25兆瓦时级容量,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减少20%;它搭载的储能专用长寿命电芯L系列,实现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高能量密度——430Wh/L。

  使用寿命方面,天恒储能系统采用更高效的补锂技术、锂离子自修复技术并结合仿生SEI和自组装电解液等,成功地解决了“零衰减”电池中锂金属高度活性的难题,有效遏制了氧化反应引发的热失控现象,实现大规模量产5年零衰减系统。

  更值得重视的是,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直接让同业其他的大多数只存在“PPT”概念的产品和系统原地“下架”,因为,天恒储能系统是现存行业内唯一一个经过真实数据测试,且可大规模生产落地的解决方案。“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并非广告词或者一句空话,其更像是一个长期严肃论证而得到的精准结果。

  高标准、高门槛的安全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其本质是对“可信、可续”的承诺。

  吴博士对于“体系安全”的论述是这样的:“系牢安全带,储能才能真正驶入发展‘高速路’。储能的高质量发展,要稳中求进。稳,就是在安全上,必须严格把关。”

  可见,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完全就是宁德时代对产业发展规律的高度把握下,融合其理念与实践所诞生的最终产物。

  而借助核心技术的长期累积与创新突破,天恒储能系统取得了储能行业破天荒的领先,或许是意料之外预期之内的事,其有望进一步发挥宁德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路径的长板,从而更好满足储户端和发电端、B端和C端等一系列用户核心痛点和需求。

  实际上,天恒储能系统对高性能与安全性的极致追求,或来源于宁德时代内部的“生态融合”。

  这里决定一个事儿的走向——为什么这么先进的、能够带来降维打击的储能系统最初就诞生在宁德,而非别人手里。

  因为,单打独斗很难解决系统性的问题,没有速成的道路。

  “所以,我们希望行业能够打造一个生态共融的产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共享技术、分享数据、分享信息,让每一个伙伴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滋养,获得成长。”吴博士曾这么分享过他的想法。

  宁德时代借全球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已形成研发销售的正向反馈。其电池技术积累足以赋能储能业务,让锂离子电池的两大应用场景的生态融合开始换挡加速。

  从这点上看,作为宁德时代第二增长曲线,储能很可能复现其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作用——政策驱动市场初步发展的阶段结束,下一步将在技术变现及制造落地水平方面,发挥1+1>2的集聚效应,正向作用于相关业务与生态伙伴的现金流。

  据SNE Research,宁德时代2023年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40%,连续3年居首。

  公开资料亦显示,宁德时代的技术积累经过市场的长时间实践检验,已拥有广泛客户基础。

  在国内,该公司不仅成功入围多个电力央企的储能系统设备框架采购,还与多家行业巨头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在亚、欧、非、美及大洋洲等所有主要储能市场,与众多优秀EPC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客户遍布全球。其助力Nextera实现全球最大光储单体项目并网,为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和西澳电力公司Synergy交付了大规模的储能项目,均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充分展现了全球储能领域领导地位和强劲实力。

  结合《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的22%行业年复合增速,即便保守假设宁德及合作伙伴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变,“全生态”模式和打法,在未来发展中的估值增长潜力都是不可估量。

  可以进一步推演,透过此次发布的天恒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将以一系列产品和技术积累所形成的极高门槛的安全标准和高性能标准快速的在全市场铺开。在天恒储能系统出现之前,宁德凭借原有领先的综合竞争优势,就拿到了全球五分之二的市场份额,确立了无可辩驳的阶段领导者地位。

  而在天恒储能系统推出之后,或意味着宁德的储能业务“破圈”机会来了——在储能产品和储能系统实现全面降维打击的推进下,宁德将有机会快速对剩余的全球五分之三的市场份额形成替代。所以,未来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要将全球储能市场确定性较高且增速较好的大趋势,以及公司领先市场地位纳入考量范围内,还要为宁德储能业务插上一双打开了增量空间和替代市场的翅膀。

  据公开资料,宁德时代2023年储能业务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33.17%,占总营收的14.94%。如此看来,未来公司储能业务在两至三年内将会突破千亿规模,且持续提升收入占比,是完全可期的。

  尾声

  放眼储能行业的发展之路,全行业要做的其实还很多。

  行业的大趋势是材料低成本、高储能密度、高循环稳定性、长周期存储;装备也正在从关注单体设备效率、成本,转向满足差异性需求的高品质供能、储用协调,然而关于储能的产业标准设定,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加上任何储能产品的检验,都必须经历长时间跨度且足够严格的论证实践,而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给出的范例作用,为全行业即将迈入高质量新阶段,打响了头炮。

  从更加长远的发展角度看,社会和行业所共同展望的是通过智能化储能解决方案,平衡生态与效率,引领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共进。

  这条道路上,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先行者开始展现出别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和前瞻性布局,昭示了未来能源之路不是单纯的技术和成本竞赛,而是对安全、可靠和环境友好解决方案的不懈探求。

  这些先行者正在持续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储能技术不断进步和落地,以优质产品填补国内乃至全球储能解决方案在技术甚至标准上的空白,向着资源优化利用和能源结构根本性变革迈进。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