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大范围、长时间出现高温天气,多次刷新最高用电负荷。虚拟电厂作为重要调节手段频频进入公众视野。
据国家电网测算,通过火电厂实现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4000亿元;而通过虚拟电厂,在建设、运营、激励等环节投资仅需500亿元至600亿元。
“虚拟电厂其实就是不生产电的电厂,对于虚拟电厂来说,其电力来自电网供应,利用电网电力价差,比如峰谷电价差来实现电力供给,通过灵活配置电力来实现盈利。简单说,虚拟电厂的主要作用就是削峰填谷。”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
作为新能源行业数据应用与开发服务商,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进入虚拟电厂领域,主要提供平台开发、资源接入、运营等服务。
在国能日新产品总监韩敬涛看来,“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推动建设高比例清洁能源的电力系统。现阶段,虚拟电厂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技术看,虚拟电厂是一套数字化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和监测控制技术,实现海量分布式能源(包括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储能、电动汽车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与聚合优化控制。从业务看,虚拟电厂是一套完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通过聚合海量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辅助电网平抑波动、稳定供需。
国能日新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目前已成功与国网及多家发电集团开展业务合作。在京津唐项目中,10兆瓦蓄热式锅炉,每天可通过低谷时段错峰用电产生约15毫瓦/小时的调峰贡献,整个供暖季总计可以为业主增收约10万元,增加新能源消纳约200万千瓦/小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00吨。
同时,国能日新通过通信、控制领域的技术储备以及电力市场的业务储备,持续在虚拟电厂领域开拓创新。一方面,成立国能日新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司,开展虚拟电厂运营业务,聚合分布式能源参与全国各省份电力市场。另一方面,持续进行虚拟电厂软件平台建设与咨询运营服务,帮助用户建设虚拟电厂平台并参与电力调峰市场。
“经过几年的项目实践,公司接入的资源主要为蓄热式电锅炉,也包括少量的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工业负荷等。”韩敬涛说。
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在国内属起步阶段,目前可实现的商业模式相对单一。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其协调源、荷、储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属性,将在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巨大作用,辅助电网建立“源荷互动”的友好型电网运营模式。
盘和林认为,虚拟电厂对当前国内配电网络来说是一种优化,但缺乏盈利模式,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未来虚拟电厂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并形成电力交易机制还需要政策扶持。
“随着新能源电力交易、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虚拟电厂能够得到精准的发电数据及科学预测评估,这样就能让交易产生价值,让储能真正实现削峰填谷。”韩敬涛说。
未来,国能日新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自身能源数据服务领域的经验与技术优势,不断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记者 韩秉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