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洪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大势所趋

中国电力网
2023-05-1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核心观点】

  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规划建设需要精准把握并防范各阶段的能源保供安全风险。在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能源安全风险将从原来以煤油气为代表的一次能源供应风险转向电力安全供应风险,电力安全在能源安全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 洪涛

  中国经济时报:为何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与以往相比,新型能源体系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洪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增长等工作大局的需要,工作既必要也迫切。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需要。从能源结构来看,为了确保能源持续安全供应,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应当是多元化的能源体系,既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还包括光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从能源低碳化、清洁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应当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相结合,大力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开展化石能源的消费替代,稳步提升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予以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工作需要。在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实质上是长期的控碳工作,能够带动短期和中期的污染物减排工作,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制度的系统集成,推进降碳、减污、扩绿政策的实施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先进技术的协同创新。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工作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比如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使得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与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建设相互包容。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确保能源安全供应、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作需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因此,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建设要面向未来,体现包容性、长期性、渐进性,这需要统筹考量不同能源的配合、支持甚至耦合需求和供给关系,统筹考量国际和国内的能源需求和供给关系、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能源需求和供给关系,统筹考量长期、中期、短期国家和区域能源的需求和供给关系,统筹考量不同时空的能源政策目标和政策强度变化,统筹考量纵向的央地关系、横向的部门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基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发展模式,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能源供应新形态和能源消费新占比,提出要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将推动能源充分、均衡发展与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协同共进,系统地解决低碳发展中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

  能源体系的构建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风电、光电、水电等新能源的供应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更加强调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即各种能源的协同性和互补性,更加强调“双碳”目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对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的导向性。与之相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特征已由过去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变为目前的“安全、低碳、清洁、高效”。位置的变化,说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更加突出安全和低碳。

  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建设需要持续推进新能源发展,将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消费结构转化为以风光发电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风光电快速发展中,需要大力加强电网、水网、储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能源、通信、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的融合,发挥数智化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加强新能源的就地消纳。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挥传统化石能源对新能源发展“扶上马”并“送一程”的作用。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类型,为了确保能源供应安全,需要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既要继续压减、替代低效燃煤消费,也要在煤炭的绿色开采、高效发电、清洁转化、污染治理上下功夫,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必要时可以适度释放优质煤炭产能。把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开发增储上产作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保障条件,是实现保障短期安全供给和奠定长期转型基础的战略性部署。在氢能储能、抽水蓄能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能够稳定支撑风光发电输出的调峰工作之前,要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保驾护航作用,尤其是重视煤炭在能源保供工作中的“压舱石”作用。

  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规划建设需要精准把握并防范各阶段的能源保供安全风险。在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能源安全风险将从原来以煤油气为代表的一次能源供应风险转向电力安全供应风险,电力安全在能源安全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在转型中,能源安全会面临如下新的风险:一是既有技术与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不适配造成的电力安全结构性脆弱等新风险;二是显著增加的极端气象等新变量;三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能源大宗商品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口风险。此外,在转型中还会面临资源安全风险、生态安全风险、环境污染防治风险、科技安全风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相关风险,这需要配套地提升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治理能力。只有这样,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建设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