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报道

中国安能勇士奋战“电力天路”筑梦世界屋脊

xuyinghua
2020-12-07 16:45:21
 来源:中国电力网

  中国电力网讯  12月4日,由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参建的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阿里电网结束了孤网运行的历史。工程的投运,标志着全国陆路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正式接入国家大电网,西藏也由此迈入了主电网覆盖全区7地市、74县(区)的统一电网新时代,书写了西藏电力发展的崭新篇章。

  心比金坚,水电铁军踏上援藏新征程

  阿里联网工程起于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220千伏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220千伏巴尔变电站,跨越西藏2个地市10个区县,线路长度1689公里,该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联网3条“电力天路”之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的又一项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难度的输变电工程。工程的投运将彻底结束阿里电网孤网运行历史,让仲巴、萨嘎、吉隆、聂拉木、普兰、改则和措勤等7个县用上大网电,解决和改善沿线近38万农牧民“虽已通电但经常停电”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助力西藏边境地区建设和决胜脱贫攻坚,适应边境铁路建设发展要求。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承担了线路包9标段和巴尔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任务。

  线路包9标段包括萨嘎220kV输变电工程(吉隆-萨嘎)和仲巴220kV输变电工程(萨嘎-索莫羊日),线路全长为130公里,按单回架空线路设计,施工内容为全部本体基础、组塔、架线、附件安装、线路参数测试等施工相关工作。

  巴尔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位于海拔4600米的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索多村附近,工程包括土建工程、地基处理、建筑物防雷接地、综合楼、配电装置室、构支架及设备基础、构支架安装、电缆沟管、电气安装及调试等。

  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施工环境极其恶劣,道路交通极其艰险,特别是中国安能承建的包9标段线路翻越孔唐拉姆山,沿线海拔4500至4850米之间,塔位最高海拔达到5342米,为全线海拔最高区段,沿线气候恶劣、含氧量仅为内地50~60%,平均气温0~5℃、昼夜温差达25℃以上,年有效工期不足6个月,给施工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2019年7月份,初次来到西藏萨嘎县项目部驻地时,由于强烈的高原反应,项目部干部职工整夜睡不着觉,嘴唇发裂、头昏脑涨,甚至连上楼梯都会喘气,房间里、车上都要常备氧气瓶。不仅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克服驻地冬季停电、停水、没供暖、没通讯信号等令人难以生存的诸多困难。

  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度

  巴尔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将220千伏GIS室作为全站的控制性建筑,从组织策划、人员管理、资源配置和方案优化等各个方面积极作为,严控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保证工程按照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的节点计划整体推进。

  针对冬季施工要求,项目部拟定了《冬季施工专项方案》,自建拌合站,加热水源,添加防冻剂,提前配比抗冻砼,保证浇筑温度。采用“暖棚搭设保温法”,通过保温膜、棉被全覆盖、18个火炉内部升温等方式进行养护保温,并指定专人烧火值班和每两小时现场测温。室外滴水成冰,暖棚内温度却始终没有低于10度。

  2019年10月31日下午18时,随着施工人员将混凝土浇筑入模,开始启动养护工序,阿里联网工程巴尔变电站新建工程220干伏GIS室正式封顶,成为巴尔变电站第三座封顶的建筑。巴尔变电站新建工程主体建筑全部实现封顶,整体进度全线第一。

  年初以来,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3月4日,业主在视频会议上要求变电站工期从9月30日提前至8月15日,3月15日要求全面复工。

  项目部积极响应公司“战疫情、促生产,大干二季度”的号召,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详细制定施工方案,精心组织人员投入到主变压器安装施工中,阿里的3月,依然是银装素裹、寒风刺骨,吃水需要凿冰,防寒服棉大衣时刻不能离身。面对这种情况,工程建设者们没有任何怨言,白天在工地加快施工进度,晚上就聚集到会议室讨论技术问题,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为确保主变顺利就位,项目部千方百计为主变进场打开“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厂家、监理、业主,严要求办理相关报审验收资料;按照业主要求,加班加点完成主变钢构架组立;协调土建施工队伍进行道路扩宽平整并压实,确保主变运输车顺利通行。

  经过3个月时间的日夜奋战,6月3日,巴尔变电站所有主变先后按计划成功就位,为后续设备整体安装调试创造有利条件,为工程提前建成投运打下坚实基础。

  包9标段全长130公里,共255基铁塔。9AN40号塔位在海拔5342.7米的孔唐拉姆山上,是目前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220KV输电铁塔,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接连攻克了材料运输、基础开挖、铁塔组立三大难题。铁塔基础开挖前,需运输钢筋、水泥、砂石骨料等施工材料近90吨,按照设计图纸,作业人员调来骡马队往塔位运输材料,不曾想第一次运输材料时便出现意外:爬到300米左右距离时,骡马集体出现高原反应,行走缓慢,大口喘气,一匹骡马体力不支当场晕倒摔下山,抢救无效死亡,另外两匹骡马口吐白沫无法行走,返回驻地后经治疗10天后才逐渐恢复。项目部联合业主、监理、设计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决定架设一条索道,才艰难将90吨材料运送至塔位现场。

  基础开挖也让作业人员吃尽了苦头,在海拔5342米山上,人工开挖耗费体力很大,作业效率不到普通地区的50%,施工现场长期需要配备氧气瓶,作业人员遇到高原反应便及时吸氧。挖开基础表层土壤,下面却是厚厚的风化岩石层,由于大型设备和先进工具无法到达塔基位置,作业人员采取小型的空压机风镐对岩石进行破碎,清完岩石碎渣后再继续破碎,天气好的时候每天只能挖50公分左右,开挖到4米以后,作业人员在基坑里缺氧比较严重,需要从地面连接一根长氧气管插到作业人员鼻孔里才能确保生命安全,体力耗费很大,每隔1个小时就必须换人轮班作业。

  为了啃下铁塔组立这块“硬骨头”,项目部临时党支部从标段组塔作业人员中挑选出20名经验丰富的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挑战输变电线路施工海拔极限,每天天刚亮,20名突击队员就裹着厚厚的迷彩大衣、背着氧气瓶开始爬山,从国道到塔位现场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人爬山去却要花近1个小时。“现场作业超过两个小时不吸氧就会出现高原反应,头晕、胸闷、恶心,施工难度非常大,但我们咬牙坚持下来了”突击队员张宏表示。20名突击队员经常出现高原反应,晚上回到营地也要吸氧才能睡着,在强烈的紫外线和高原风的侵蚀下,大家脸上都脱了一层皮,更黑了,嘴唇也都发裂了。

  6月30日上午11时,最后一个塔头顺利吊装完成,标志着9AN40号铁塔成功组立完成,项目部作业人员在塔底下欢呼庆祝,大家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这一刻太不容易了!

  决战小康,全力助推藏区脱贫攻坚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为军转央企,项目部积极担起社会责任,助力藏区脱贫攻坚。去年项目开工不久,在与当地吉隆、萨嘎两个县工作对接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经济主要是养殖牦牛和绵羊,由于当地生态脆弱、植被稀疏,政府限制养殖规模,富余青年劳动力比较多,当地很多地方都挂着“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宣传口号。

  “作为军转央企,助力藏区脱贫攻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要尽量多聘用当地的农牧青年到工地上务工,尽量在当地采购砂石骨料。”在项目部第一次工作例会上,项目部经理何乐锋就提出明确要求。他积极与两个县的人社局和沿线乡政府沟通对接,2019年先后聘用牧民青年58人到工地就业,有效解决了当地牧民青年“想脱贫务工无门”的困境。

  今年复工伊始,项目部与萨嘎县人社局召开农牧民培训就业洽谈会,就当地农牧民青年培训就业达成多项共识,吸收当地45名农牧青年在工地上就业,项目部制定了详细培养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和师徒结对方式,确保在工程结束时将这45名农牧青年培养为铁塔组立和导线架设熟练技工。

  2020年4月20日上午,西藏萨嘎县达吉岭乡派出所所长旦增扎巴专程来到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阿里联网线路包9项目部,为全体人员献上洁白的哈达,为项目赠送了印有“心系藏区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内容的锦旗和感谢信,对项目积极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的作为表示赞赏与感谢。“中国安能为我们帮了大忙,建设阿里联网工程为我们送电,为我们解决务工难题,还支持我们建设,我受我们乡书记委托,专程过来感谢你们,我们达吉岭乡全乡人民都感谢你们!” 他紧握项目经理何乐峰的双手,动情地说道。

  随着阿里联网工程的建成投运,四条“电力天路”搭建起了一张覆盖西藏全地域、更加坚不可摧的电力强网。这里,有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的铿锵足迹,他们智慧攻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美好的过往。工程的投运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精彩的开始。站在更高的起点,中国安能将传承“电力天路”的建设精神,把梦想照进现实,让锦绣未来更可期。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