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网建设

雄安新区220千伏剧村变电站建设侧记

中国电力网
2020-06-05

  6月2日,在雄安新区220千伏剧村变电站工程现场,施工人员运用三维软件安装变电站钢结构。“运用三维软件,安装精度进一步提高,工艺把控更加精确。”河北送变电公司工程项目经理田生财说。

  220千伏剧村变电站是雄安新区先行建设的重点项目,是新区首座正式变电站和未来新区“双花瓣”电网中电压等级最高的变电站。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按照雄安新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体要求,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安全环保的技术推进雄安新区电网建设。

  进出工地“刷脸”,物资查询“扫码” 全过程数字化

  “嘀,认证成功!”5月14日,在220千伏剧村变电站作业区外,伴随着清脆的语音提示,统一服装、统一装备的施工人员依次完成了刷脸验证。他们整齐列队,开展技术交底。

  220千伏剧村变电站在施工现场接入了雄安电网EIM数字化工程管理平台,并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人员、设备、进度可控能控在控。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录入了施工人员照片、电子签名等基本信息。管理人员可利用该功能核查人员到岗到位情况。

  进出工地“刷脸”,物资查询“扫码”,“智慧”处处可见。

  现场每一个预制件成品设备的标识牌上都印有二维码,打开手机扫码,所有信息就能展示出来。原来,施工项目部人员提前深入厂家,在监造设备时就协助厂家录入设备信息。每个设备物资都生成了独立二维码。二维码作为唯一标识,从出厂验收、到站确认、接收检验、三级质量验收到竣工移交全过程实时更新数据,实现施工中扫码开启业务流程,竣工后扫码提供运维支撑数据。

  全过程数字化管控不仅体现在物资管理上。“我们以物联网、移动互联、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将三维数字化设计成果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中。可以说是从规划到竣工全过程数字化。”工程项目常务副经理范龙说,“现场还设置了电子围栏、人员定位、电子作业票、基坑安全监测设备等23类物联网设备,真正做到精准施工。”

  “泥土不见天”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

  “今天风力较大,现场加大了洒水力度来防尘和吸尘,确保施工不受大风的影响。”5月16日,施工项目总工陈光雨看到施工现场风力较大,立刻安排加大喷淋频率,确保现场无扬尘。

  为提升绿色施工水平,施工项目部应用智慧喷淋系统,并在施工现场围墙的四角设置了4台雾炮机。作业前,雾炮机与喷淋系统降尘装置同时工作,对地面喷洒浸润。作业过程中,智慧喷淋系统与环境监测系统实时联动,一旦监测到施工现场粉尘指数超标,就自动开启降尘功能,实现无尘化作业。

  施工现场环境监测设备与视频管控平台互通,同步更新环境数据。施工人员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调取监控画面,实时监测温湿度、风速、PM2.5等。

  在施工区域,一台造型奇特的设备4条腿斜撑在地上,长臂向上伸展,垂下的吊钩吊着安装构件。陈光雨介绍:“这叫电动蜘蛛吊车,用于设备就位。”工程中,钢结构吊装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项目部采用蜘蛛吊车、气垫运输、电动推高车、曲臂车等一系列新型机械,不仅能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吊装、起重、运输等作业,还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同时,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渣土运输车全部为全封闭运输车,确保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全站裸露土部位用仿真草皮100%覆盖,让“泥土不见天”。

  作为雄安新区电网建设今年首批复工工程之一,220千伏剧村变电站在确保进度的同时把控质量,并践行智慧与绿色施工理念。目前,工程电缆夹层施工已完成60%,钢结构安装完成60%。工程计划年底建成投运。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