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网人物

用最初的心 做永远的事——记云南电网输电分公司带电作业中心高级作业员郑瑞东

中国电力网
2022-07-19
浏览:

  荣誉

  ● 2013年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 2013年荣获第三届“感动南网人物”称号

  ● 201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年前,郑瑞东从部队转业到供电系统工作,彼时的他可以说是“门外汉”,但乐于挑战自我的他对日后的事业充满了期待。

  20年间,从“门外汉”到云南电网输电分公司带电作业中心高级作业员,郑瑞东始终凭借着一股“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干劲,在带电作业领域刻苦钻研,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央企劳模、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感动南网人物等40余项荣誉,还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誉为“南网小超人”“非同寻常的高空医生”。

  冲锋:我不先上谁先上,我不带头谁带头

  二十年如一日在带电作业领域的坚守,郑瑞东凭借过硬的技能本领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几千次作业任务,也从“菜鸟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

  回想多年前500千伏德博线作业的场景,郑瑞东至今仍记忆犹新。带电消除500千伏德博Ⅱ回线缺陷,涉及“云电送粤”南通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当时还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面对2000多米的海拔、50多米高的铁塔、942米的大档距、呈45度倾斜的绝缘子串……郑瑞东心里难免有些打鼓。穿上全套屏蔽服,背着主吊绳一步一步爬到了自爆绝缘子的位置,由于档距和绝缘子倾斜角太大,在绝缘子串上作业,身体平衡无法掌握,手上力量使不出来,提升卡具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郑瑞东尝试了几次都没有将卡具提升到位,最后他只能将重心转移到单腿上,在单腿支撑的情况下,终于将30多公斤重的卡具安装到位。休息片刻,开始收紧丝杆,由于导线的张力太大,反复好多次绝缘子还是纹丝不动,多种压力一并袭来,“当时真的累到抬手都感到艰辛,一度冒出了想放弃作业的念头”……最终,郑瑞东稍作歇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本次任务。

  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郑瑞东每当遇到难度大、风险高的作业时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先后带领团队完成深圳供电局复合绝缘子发热的紧急消缺;帮扶2家供电局实现了输电网带电作业“零的突破”;支持服务4家供电局创先关键指标提升。

  为确保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线路正常运行,他坚守怒江40余天,实现了在高海拔地区20千伏线路上带电作业,为国内20千伏线路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积累了经验,填补了南方电网该项带电作业技术的空白。

  创新: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

  在工作中,郑瑞东发现,传统的工器具工作模式完全依靠人力,工作量大,出错率高,管理混乱,无法实时掌握工器具性能,甚至危及作业安全。作为带电作业领域的创新能手,郑瑞东一直在思考解决的办法。

  一天,他在自动售卖机买东西时突然想到,“现在智能化都这么普遍了,我们的工器具管理为什么不能智能一点?”回家以后,他赶紧在纸上圈圈画画,查阅相关资料,开始构思……2018年,项目立项,2020年,“全生命周期物联智能系统”正式面世,实现了工器具从购置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透明化单品级管理,有效提高人机工效,目前该成果已实现转化,在云南电网公司广泛应用。

  作为“劳模工作室”“云岭工匠工作室”的负责人,多年来,郑瑞东带领团队成员着眼于现场工作中的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实现了专业领域一个又一个突破。其中,“10千伏配网综合不停电技术研究”等3项成果在国内实现技术突破、4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郑瑞东及团队共30余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系统内外成果奖。这些成果在电网安全、工作效益等方面创造了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提高了工作质量、效率,又让电网、设备、人员更安全。

  传承:和他们一起成长

  “师傅,这样操作对不对?”

  “只要师傅在,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熟悉郑瑞东的人都知道,他不仅满身绝活,还善于带兵。本就是军人出身的他,在带徒弟上从不马虎。

  “一枝独秀不是春,我的目标是把徒弟培养成专家”。为此,郑瑞东通过“星带星”师徒结对的模式带好新员工。他带的徒弟中,先后涌现出云南电网公司级技能、技术专家7人,高级技师2人,多人在各项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了技术能手。

  作为技能专家,工作之余,郑瑞东积极承担各类培训上百次,培训学员2000多人,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绝技和经验方法都传授给学员。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先后参与编写南方电网公司带电作业指导书13本、编制技能人员试题库、技术问答等,为全网相关专业提供了规范的“技术宝典”。

  每每获奖,他都把荣誉当成鞭策自己前行的责任,他说:“前半生我在军队,后半生我在南网,无论在哪里,我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干在前边冲在前面,做好先锋。” (宋晓明 陈康)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