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网人物

匠心筑梦 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电网铜仁供电局周敬余

中国电力网
2024-02-29
 来源:中国电力网
浏览:

  钻电缆沟,爬铁构架,身着工装,手持仪器,夹着设计图纸,穿梭于各种变电设备之间……这些天,在贵州省首座智能化变电站——铜仁松桃220千伏太平变电站里,一个身影早出晚归,往返忙碌,正在开展智能化建模工作。

  25年来他扎根一线,先后在继保自动化、直流设备检修、变电运行等专业岗位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行业顶尖的技能专家,他就是南方电网贵州铜仁500千伏松桃220千伏巡维中心副站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电网最美电网人——周敬余。

  耐住寂寞 淬炼工匠之心

  讲起周敬余的工作,就不得不提到独步国内外的技术名片——数字变电站。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检、操作和维护变电站设备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每一位优秀电力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把最基础的事情干到极致。他研究一个电路,可以目不转睛研究整整一天;他优化一个程序,能够不厌其烦调整参数上百次,就是为了了解内部原理,保证数据精确到极致……

  面对变电设备,就像照顾自家孩子,需要始终耐得住寂寞,这是这份工作的根本。一直以来,他工作严谨细实、一丝不苟,做到确保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正确。

  1998年,周敬余毕业后进入铜仁供电局玉屏工区。作为一名技校毕业生,周敬余的起点并不高,初入岗位,学习输配电运行与检修专业的他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实习值班员岗位,毫无基础的他只能帮师傅打下手,干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为了尽快练好自己的技能,周敬余总是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继续留在单位,向夜班师傅学习。日复一日的苦学是对身心的双重挑战,知难不言退,受挫不服输的性格让周敬余度过了那段苦乐相伴的日子。慢慢地,他喜欢上了变电运行这个枯燥且繁琐的专业,设备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一年后,周敬余晋升成为220千伏玉屏变电站值班长,需要与同班人员一起独立承担变电设备的监控、巡视、操作、维护等任务。其中,最难的是旁路母线带主变运行的操作——100余项操作任务,操作票需写约5、6页纸,一项一项地执行,逻辑顺序一步也不能错。耐心,成为了工作的关键。

  “选择了变电运维,就要做好长期坚守一线的准备,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才能成为技术顶尖的电力工匠。”周敬余说。

  精益求精 “数智”转型之路

  打开220千伏松桃太平变电站的主控室,进入3D信息模型系统呈现的虚拟现实技术空间。这个看起来很神奇的地方,深度还原了变电站的每一个设备、每一截导线、每一颗螺丝的原貌,它是周敬余团队精益求精的作品。

  铜仁500千伏--220千伏松桃太平变电站是南方电网公司在贵州省内布局的第一座智能化试点变电站,2019年3月,该站肩负起“先行官”重任,开始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松桃巡维中心副站长,周敬余义不容辞挑起了数字化转型的大梁。

  变电站智能化究竟要如何推进,要达到什么目标,一切都是未知。周敬余从零开始,每当夜深人静,万家灯火时,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钻研智能化技术、确定改造方案。针对遇到的问题,他发现一个,就想办法解决一个。

  摄像头不登高、不停电安装是电力行业内的一大难题,由于技术要求高、应用难度大,这项工作成了“烫手的山芋”。变电站里一时没人敢接招,甚至就连很多专家都望而却步,但周敬余选择了主动请缨,带领团队研究讨论一个又一个的方法。

  白天穿梭在工作现场,晚上结合实际钻研理论知识,就连周末休息日也不放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经过上百次的反复思考和试验,不停电安装摄像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问题解决了,周敬余却瘦了一大圈,他却乐呵呵地说:“踏实做人、用心做事,我不觉得累,只觉得很快乐。”

  经过2年多“魂不守舍”的琢磨,周敬余带领团队攻克16项数字变电关键难题,220千伏太平变电站实现了智能运维、安全管控、设备状态全面感知、数据信息高效处理。

  220千伏太平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变电智能巡检机器人验收、变电智能化改造等投运验收,填补了贵州电网公司无智能化变电站的空白。该站被南方电网公司授予“数字变电示范基地”称号。让“智能变电站向智慧变电站”建设又迈进了一大步。

  传承思变,创新攻关之“星”

  从变电小白到拔尖专业技术专家,周敬余实现了人生的大跨越。但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队伍整体强大了,“数字中国”的梦想才能早日实现。

  “技术的最高价值不是保留,而是传承。”十几年来,他致力于对班员、县级供电企业继保人员的培养,开展继电保护、变电运维、缺陷处理、数字素养提升等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县局10多位技术骨干脱颖而出,他带领的继保自动化班,人才辈出,省、市技术能手及南网劳模比比皆然,被喻为铜仁供电局的人才“孵化基地”。

  2023年,贵州电网公司认定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周敬余劳模创新工作室”,拥有10余名高技能成员。他把工作室打造成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平台,充分发挥劳模先进在生产活动中的“领头雁”作用,鼓励青年员工独立思考,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造就了一支作风严谨、素质过硬的年轻骨干力量。

  薪火相传,授徒以艺亦为师。作为一名劳模、师傅、负责人,他在工作现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扛起“传帮带”责任,当好师傅、作好表率、带好徒弟,模范践行“一板一眼、一丝不苟、严精细实、专业专注”的作风要求,带动青年职工学精神、学作风、学品质、学技能,在推动全局高质量发展中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创新。在周敬余的带领下,如今,工作室有9人晋升为优秀及以上技术技能专家,8个小发明、小建议被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评为2023年电网运维检修“五小”创新三等奖,获得发明专利受理40余项。个人获得发明专利受理23项。工作室也以“攻难关、喜发明、爱创造”而著称,成为数字化难题攻关基地和人才培养摇篮。

  履职尽责 肩担电网之任

  “今年全国两会,我要为推动清洁能源入黔发声,加快推进贵州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周敬余说。

  2024年,周敬余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电网一线员工,他将亲身经历两次大会盛况,全程参与各项议程,并提出了4项建议,附议8个议案,对铜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在新能源高渗透率的背景下,他时刻关注贵州能源转型、能源安全,积极探索贵州能源领域推动煤电扩能增容、提质增效,单一煤电转化为水火风光气互补的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发展。

  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发挥代表职能,亲身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贵州真是山好水好,一定要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的指示,在目前贵州大发展的机遇下,注重保护好绿水青山。

  “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富矿精开’,逐步实现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对锰污染治理工作十分关心,建议构建锰行业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

  在全国“两会”精神特质引领下,他连续几个月年坚持出差加班,跑遍全市沿河、石阡等10余县开展调查研究,并解决农村发展用电问题,对当地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充分利用“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数字技术,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全力推动数字化在电力行业取得更多具体实践,打造数字化智慧电网,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择一业,终一生,不为繁华为匠心。”奋斗是周敬余最好的“代名词”,累累硕果的背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肩担重任,履职尽责,周敬余将以“建设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己任,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用电需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田杰)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