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管理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构建“金字塔”式人才队伍数字化评价培育体系

中国电力网
2022-12-13
 来源:国家电网报
浏览:

  12月9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员工周刚获评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2022~2023年)中国质量工匠。他是国网浙江电力发挥“先锋匠心谱”机制作用,依托劳模工作室培育的复合型人才的代表。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加大人才扶持力度,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在数字化领域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技艺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各个维度的人才分布情况绘制成“人才图谱”,实现对劳模工匠特点和业绩的数字化管理。

  今年3月,国网浙江电力工会启动创新搭建劳模工匠数字化平台项目,建设以劳模工匠为引领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技术+人才”双向驱动,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

  人才画像勾勒“成长雷达图”

  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深入推进,对生产班组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工会以劳模工匠选树为契机,利用量化评价指标模型,探索构建起由6个维度19个模块141个评价因子组成的多维度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劳模工匠评价的量化标尺,再通过数字化“人才画像”编制“一人一策”培育计划,建设各层次人才梯队,基于各维度人才分布形成“人才图谱”,并制订劳模工匠培育选树规划。

  今年,国网浙江电力工会通过设计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全面采集劳模工匠人才数据,将6个维度评价结果输出形成“人才画像”,再根据评价结果开展针对性培育,勾勒出员工的“成长雷达图”。通过“人才画像”“成长雷达图”等形象化、可视化方式,该公司工会全方位展现劳模工匠的综合素质,突破以往只使用民主评议方式推优的局限性。

  国网浙江电力第三届劳动模范郑伟军的成才之路,是这套数字化评价体系的一个典型案例。

  前期,郑伟军的个人雷达图显示他在技术技能、创新创效等方面成绩突出,但在社会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方面有短板。国网浙江电力为他定制了专项培养方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郑伟军在短板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个人雷达图中各维度数据均大幅提升。他在开展创新创效的同时,主动发挥劳模示范作用,带头完成光纤通信等重要项目的建设,参与搭建了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变电所监控系统等多个平台,还利用全新研制的数字监控夜间照明系统解决变电站夜间无照明设备、无法监视这一问题。他研发的“数字监控夜间照明系统的研制”获得了浙江省质量协会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

  在单位的精心培育和郑伟军的不懈努力下,他于今年获评浙江工匠。

  量化计算搭建“人才金字塔”

  为加强企业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浙江省总工会联合省财政厅、人社厅等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了创新型人才的薪酬待遇,鼓励企业建立与员工“创新能级”相挂钩的薪酬制度,落实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工资分配制度。

  国网浙江电力工会在勾勒“成长雷达图”的同时,搭建了行业人才梯队“人才金字塔”模式。该模式以积分量化计算结果为核心,根据评价结果建立梯队式评选机制,搭建三层级“金字塔”式劳模工匠人才梯队,构建了劳模工匠“储备库”,建立梯队式评选机制,在推优、培育等工作中做到前瞻布局、先行一步。

  2021年年初,该模式初步建成后,嘉兴供电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将73名劳模工匠及劳模工匠后备人才导入系统进行试评价,制订出阶段性培养“菜单”,优先分配师带徒、技能比武选拔等,促进他们步入成长的快车道。同时,该公司利用云课堂、师带徒、创新创意活动等措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通过强基础、补短板、练内功,让劳模工匠后备人才补齐个人短板。

  最终,嘉兴供电公司根据结果成功选树了5名浙江工匠、3名省公司劳模、3名市公司工匠。此外,该公司1名员工获嘉兴市五一劳动奖章、16名员工获评市公司劳模。嘉兴供电公司以“工作室联盟”模式,引入高端资源,成立全国劳模“工作室联盟”,助力人才成长。该公司还计划开展交错带徒、合作创新项目等工作,大幅提升推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营造公平公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建模评选构建“先锋匠心谱”

  近年来,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

  为了给产业数字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国网浙江电力打造了一批劳模、工匠、技术人才工作室,依托技术培训平台与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双向”联动,借助“一套积分、一套体系、一个系统”构建员工“先锋匠心谱”机制。该机制用数据量化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劳模工匠评选方式,在劳模工匠队伍梯队搭建、人才培育方案精准制订、人才量化衡量评价等方面形成相应标准。该机制还通过全面采集盘点企业内部劳模工匠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形成盘点分析结果,清晰展现劳模工匠队伍的层级、数量、结构等情况。

  近期,全国劳动模范、浙江工匠、平湖市供电公司员工潘建乔带队研究的“电力设备锈蚀强效封闭剂”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在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进行成果展示,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该项目的研发及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检修停电时间,还可以为企业节省检修成本。

  “‘先锋匠心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助推电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潘建乔说。近年来,他带领“潘建乔劳模工作室”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累计获得2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0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他们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他还带领劳模工匠后备人才在各级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国网浙江电力通过对劳模工匠的数字化管理,牢牢把握劳模工匠队伍的整体发展方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激励更多数字工匠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张晓文 祝嘉应)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