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论观点

【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潘敬东:建议国家构建『环北京特高压环网』

中国电力网
2020-05-25
 来源:中国能源报

  在“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讲安全就是讲政治”的背景下,北京电网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意义。“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电力需求如何?如何提高北京外受电保障能力?“十四五”电网布局中,如何提升北京电网供给能力?为此,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北京电力公司董事长潘敬东。

  建议依托特高压环网打造“多方向、多来源、多元化”外受电格局

  中国能源报:您今年的建议围绕哪些内容?

  潘敬东:我今年主要提了三个建议,包括《关于以“十四五”规划引领电力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关于积极落实中央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部署推广有序充电促进私人电动汽车发展的建议》和《关于重视研究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问题的建议》。

  编制首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需要放在新总规实施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电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能源清洁绿色转型中的作用。北京市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新增用电需求将持续增长。综合考虑新基建、城镇化、再电气化等发展趋势,预计“十四五”北京电网负荷将达到3300万千瓦,年均增长率约4.9%。再加上受首都资源禀赋及环境的硬约束,北京本地“十四五”期间将有约700万千瓦新增电力需求将全部依靠外受电力实现供给平衡。

  北京外受电占比与燃气发电占比均全国最高。北京本地电源出力仅能满足约30%的电力需求,远低于上海、天津70%的水平。随着北京本地不再新建大型电厂,外受电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对外电入京的需求更加迫切。北京燃气发电占本地总发电量近90%,一旦发生燃气供应不足等极端情况,将对首都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风险。

  中国能源报:外受电需求持续增强对北京电网提出更高要求,在提升北京电网外受电能力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

  潘敬东:就像刚才说的,北京外受电占比全国最高。北京电网12条、26回500千伏外受电通道实际受电能力约2000万千瓦,考虑本地电源“十四五”期间出力将维持在800万千瓦左右,2025年电力缺口将达到500万千瓦,电力供需将由“紧平衡”转变为“硬缺口”,亟需依托特高压进一步加强500千伏外受电通道建设。

  由此可见,我认为北京电网亟需加强外受电通道建设和电源支撑能力建设,并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北京周边统筹布局直供北京电网电源项目,提升电源支撑能力。

  我建议,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在“十四五”电力规划编制中,研究将锡盟-张北特高压线路和张家口、承德特高压站等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环北京特高压环网,提升现状特高压电网可靠性,将张家口、承德等地区新能源电力汇集至特高压电网,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同时,将北京东-通北、北京西-新航城等特高压下送重点项目也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依托特高压电网和大型能源基地,打造北京电网“多方向、多来源、多元化”的500千伏外受电格局,充分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建议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统筹研究北京周边涿州、廊坊等地区各类新建电源布局,建设直供北京电网负荷中心区的能源基地项目,同步纳入“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提升首都电网电源支撑能力。

  中国能源报:北京电力曾提出将打造京津冀特高压环网,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潘敬东:“十三五”期间,华北电网实现了主干网架由超高压向特高压的过渡。具体来说,华北区域已形成“两横一纵一环网”骨干网架,两横为鄂尔多斯-北岳-雄安(北京西)-海河、横山-洪善-邢台-泉城-昌乐;一纵:锡盟-廊坊(北京东)-海河-泉城;一环网为邢台-泉城-昌乐-高乡-微山湖-曹州。同时,环北京已形成“U”形骨干网架,锡盟-廊坊(北京东)-海河-雄安(北京西)-张北。

  同时,目前雄安(北京西)-张北特高压线路正在加快建设中,锡盟-张北特高压线路正在研究规划阶段。两条特高压线路建成投运,将全面形成京津冀特高压环网。

  建议国家出台居民区有序充电支持政策

  中国能源报:您怎么想到提私人电动汽车发展的建议?

  潘敬东: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截至目前保有量已达425万辆,超过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总量的一半,其中电动汽车已达345万辆。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得到快速发展,全国保有量已达124.5万个。随着中央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技术进步,私人电动汽车将迎来规模化增长,但也面临着制约因素。

  中国能源报:有哪些制约因素呢?

  潘敬东:现阶段居民区充电模式较为粗放,充电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人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以北京为例,全市1.2万个居民区,其中2700个老旧小区户均停车位不足0.5个,近40%的私人电动车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同时,居民区电动汽车大规模无序充电,充电负荷峰谷与居民生活用电重叠,也给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

  中国能源报:如何破解充电难呢?您有什么建议?

  潘敬东:推广有序充电是破解居民区充电难题的有效途径。利用能源互联网、信息控制等技术开发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桩,科学引导私人车主在不同时间段充电,能够充分利用好电网潜力,实现全社会资源最优配置。

  我认为,出台峰谷电价是引导居民有序充电的关键所在。目前,河北、河南、山西等10个省市已出台居民区私人充电桩峰谷电价政策,而北京等地私人充电桩执行单一合表电价,未形成有效价格调节机制。价格激励能够显著影响私人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行为。当峰时与谷时电价比为2:1时,70%的电动汽车用户会将充电移至夜间电价低谷时段进行。

  同时,建立统一技术标准也是推广有序充电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充电运营商已经在有序充电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部分居民区试点,但不同运营商在设备控制策略、施工改造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序充电桩与电动汽车连接互通性等技术协议尚未完全统一,亟需制定国家统一的有序充电顶层技术规范。

  我建议,国家、地方有关部门出台有序充电支持政策,明确居民区充电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标准、制定充电运营企业、物业单位补贴奖励等有效激励措施;统筹住建、绿化、人防、消防等部门共同出台管理办法,对居民区有序充电桩及配套电网建设给予必要的支持,在施工等方面给予绿色通道等便利支持,加快有序充电推广应用。

  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有序充电标准体系,明确统一的建设标准、技术规范、通信协议、安全防护标准。同时,结合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5G通信、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在有序充电中的融合应用,更好地服务私人电动汽车规模化推广。

  建议保障将来必要的交叉补贴资金来源

  中国能源报:您提出电价交叉建议基于什么考虑?

  潘敬东:我国在长期政府定价过程中,形成了较大金额的电价交叉补贴。电价交叉补贴是在不影响整体电价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电价结构,使得各类别用户用电价格与实际供电成本发生偏离,达到一部分用户给予另一部分用户电价补贴的政策目标。

  从北京来看,电价交叉补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用户类别看,工商业用户补贴居民用户。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的供电成本较低而电价水平相对较高,长期补贴了供电成本高、承受能力弱、电价水平低的居民和农业用电。工商业对居民、农业用电的交叉补贴,是我国最主要的电价交叉补贴形式,承担了主要交叉补贴任务。另一方面,从电压等级看,高电压等级补贴低电压等级。理论上,低电压等级用户电价应明显高于高电压等级用户。但从北京现有销售电价体系来看,实际电压等级之间的价差不明显,相邻电压等级的价差均在2分/度以内,不能充分反映电压等级间输配电成本差异,形成了高电压等级用户对低电压等级用户的交叉补贴。

  中国能源报:交叉补贴的影响是什么?

  潘敬东:交叉补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工商业电费负担重,影响产业竞争力。经测算,北京地区居民价格如涵盖购电成本和输配电成本水平,居民电价约需上涨0.3元/度,能够有效降低工商业电价0.14元/度,将极大减轻企业成本负担。

  二是补贴费用数额大,影响电力市场全面放开。北京市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电量占比达到32%,每年享受交叉补贴规模超过100亿元。为保障此部分交叉补贴来源,需要从工商业以及低价火电水电等多方筹集资金,不仅推高了工商业用电价格,还造成部分电力市场资源必须用于满足居民农业等低价用户的保障性收购,不能向市场全面进行开放,制约了工商业的直接交易规模,影响了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三是随着居民电量占比不断增加及工商业电价下降,交叉补贴矛盾更加突出。受“煤改电”等因素影响,北京地区居民用电占比从2010年的22.61%上涨到2019年的30.63%。电量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十年前1度居民用电由4度工商业用电补贴,现在1度居民用电只有2度工商业用电对其补贴。工商业电价落实国家政策大幅下降,北京市电价交叉补贴来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首都电网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能源报:如何解决交叉补贴问题?

  潘敬东:尽快明确具体实施方式和时间进度。我建议探索建立配套的解决机制,近期,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机制,合理提高居民用电价格标准,解决部分交叉补贴问题;长期,向市场主体征收电力普遍服务基金或交叉补贴加价等方式解决。

  我建议统筹做好输配电价改革与全面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的衔接,授权电网企业按照政府定价,采购相应的低价水电、跨区外来电等,保障过渡阶段以及将来必要的交叉补贴资金来源。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