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要闻

中国华电立足“三个效益” 着力打造流域水光互补可再生能源基地

中国电力网
2020-07-06

  中国华电认真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风光电基地式、规模化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结果,中国华电控股的上市公司黔源电力申报的光照300MW、马马崖300MW、董箐150MW水光互补农业光伏电站项目竞配成功,计划2020年12月投产发电,项目建成将形成流域梯级水光互补可再生能源基地,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突出。

  立足社会效益,以产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项目所在的关岭县、镇宁县都是曾经的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光伏项目投资、建设到运营,将助力地方政府抓“六稳”、促“六保”,有力带动产业振兴。三个光伏项目投资将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稳定产业链和消费链,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有利于两县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项目建成运营后,光伏发电站组件的清洗、场区的清理、安保等都可为当地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该项目按“农业种植+光伏发电”的方案进行设计,光伏组件支架下部空间可进行土地再利用,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光伏电站用地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情况下,通过租赁方式从村集体、村民处获得,村集体和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有稳定的租赁收入,并且每5年将按一定比例提高租赁费用,给当地村集体和村民可带来长达25年的固定收益。

  立足环保效益,以项目建设改善流域生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提升北盘江流域生态建设水平。关岭、镇宁县是贵州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阳光辐射强度大,加之大风对地表的侵蚀,土壤水分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部分区域成为寸草不生的石漠化带,当地农民群众不得不将种植的农作物用薄膜保护起来才能保证生长。而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非常大,单一治理措施成效有限,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建设。光伏电站不但使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光伏电站形成的光伏方阵,能遮挡阳光对地表的暴晒,减缓地面风速,避免大风对地表直接吹拂和侵蚀,有效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电站运维过程中,清洗光伏组件时会喷洒的大量水分,这些对于蓄水保土,植被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立足经济效益,以多能互补促进提质增效。从国家能源发展规划要求以及能源发展相关政策看,多能互补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托北盘江流域三个大中型水电站进行水光互补,不仅大大缩短了光伏电站送出线路距离,节省光伏电站输电成本,而且解决了电力消纳保障问题,提高了光伏电站整体经济效益。项目将光伏、水电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源整合为一个电源,通过水电自身调节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平抑光伏出力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使叠加出力平滑、稳定,提高电能质量、减少光伏发电对电网稳定的影响,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要求。依托水电站生产运行基地,实现集约化管控,有效减少运维人员,最大限度节约管理成本。通过水光互补,光电和水电打捆送出,将提高水电站原送出通道利用率和利用小时数,提升水光互补的经济效益。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