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百年记忆|辽源发电厂:百年峥嵘 星火“辽源”

中国电力网
2021-07-02
 来源:大唐辽源发电厂

1918年,西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辽源厂前身),1922年第一台48千瓦发电机组投产发电

  1918年的中国,风雨飘摇,祖国东北部有个名为西安县的地方,大唐辽源发电厂的雏形在那里闪现了中国电力的萌芽,它为当时黑暗动荡的国家带来第一束光亮。

  1921年,嘉兴南湖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航程。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峥嵘岁月。辽源发电厂在党的领导下如星星之火,燃起“百年辽发”砥砺奋斗的燎原之势。

1945年,西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改称西安发电所(辽源厂前身),总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

百年风雨 砥砺前行

  辽源发电厂始建于1918年,当时的辽源称为西安县,县保卫团团长以私人资本筹建西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22年完成第一台48千瓦发电机组的安装,并投产发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西安县,改西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西安变电所。在日伪时期和国民党接管时期,以杨荣春、毕万荣为首,带领工人自发组织秘密集会开展罢工,留下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火种。不屈的抗争精神孕育了红色基因,培植了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传承。

  1947年6月,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解放西安县,成立矿、电管理委员会,指导发电厂工作。1949年7月,发电厂公开建党,建立了党、政、工、团组织。百孔千疮的电厂,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装机容量增加到5.4万千瓦,成为吉林电力工业的主力电厂之一。

  由于连年战争,电厂遭到严重破坏,“风机打鼓,轴瓦冒烟”,发电设备千疮百孔。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厂职工带着翻身的喜悦,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1952年实现多发电215万度,完成产值763万元,全年共节约168万元。

小指标竞赛

百年传承 薪火相传

  1953年,是“一五”计划的头一年。这一年,辽源发电厂意外地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指定计划,厂领导及时发动全厂职工查找原因。职工们在讨论时说道:企业只是把国家每年下达的大指标照抄照转给车间、班组,没有将指标很好地分解落实。“这种蒙着干、干着看、年末算的工作方法,不是个好办法,原因难找,责任难落,应该把大指标进行分解,然后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于是,从1954年开始,经过电厂管理层、技术骨干和一线职工三级联动,研究制定出了涉及面广、可操作性强的521项小指标,再把这些“小指标”按分场、工种、机台、值班岗位加以落实,按月下达指标,按日公布完成情况,按月考核评比和奖励,形成了全员、全方位的“小指标竞赛”。

小布衫不干

  “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自从开展“小指标竞赛”后,辽源发电厂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并催生了“小布衫不干”与“小半夜学习”劲头的涌现。为了给国家多发电、多省煤、多节电,辽发人开展了节约“五个一”活动(即一厘钱、一克煤、一度电、一滴油、一滴水)。在设备、技术极其落后的条件下,辽发人创造了“堆灰、拨灰”操作法,硬是用双手和汗水同设备夺煤、夺电。工人们经常拿起40斤重的大炉钩子,把未燃尽的炉灰,由炉尾部拨回再燃烧。几百度的高温在胸前炙烤,工人们一趟趟地拨着灰渣,常常是一趟下来汗水打湿的衣服还没有干透,工人们又投入到下一趟的工作当中——“小布衫不干”,成为辽源发电厂工人的奋斗标志。

小半夜学习

  上个世纪60、70年代,辽源发电厂职工在时任厂长赵醒民的带领下,每天晚上下班后坚持学习《毛泽东选集》、大庆企业精神等,常常是一学就学到半夜。这些活动,为辽源发电厂带来了可观的效益。1964年,辽源发电厂的“小指标竞赛”经验,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广为报道。从1960年7月21日到1965年5月14日,辽源发电厂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安全生产记录1758天,名列全国发电企业之首,并创造了在同类火电厂煤耗率的最好水平。1964年3月,辽源发电厂被水电部命名为“五好企业”,被国家授予“大庆式企业”,在辽源发电厂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1918年开始,辽源发电厂在磨砺中不断发展壮大,奋勇前行。干部职工的血液和思想中,已经深深根植“小指标竞赛”“小布衫不干”“小半夜学习”等宝贵精神,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一代代辽发人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续写“百年辽发”新的篇章。

八十年代实现热电联产,向市区集中供热

百年初心 使命担当

  “九五”期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时期,电力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此期间,辽源发电厂进行了异地扩建,1997年至2001年,建设完成2台单机容量10万千瓦机组高温高压双抽供热机组,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

2002年,辽源发电厂划归中国大唐,2009年,2台33万千瓦机组相继投产

  2002年,辽源发电厂成为中国大唐旗下一员,并走上2台33万机组的扩建之路。辽发人不畏艰难险阻、昂首前进,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7年9月20日,3号机组锅炉基础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拉开了扩建工程建设的序幕,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2009年2月28日,第二台机组投产发电,承担起辽源市80%以上的供热任务。至此,扩建工程整体建设工期在跨越两个寒冬的情况下仅用了17个月零8天,比集团公司下达的19个月工期提前了52天,不仅创造了东北寒冷地区同类型机组建设工期最短的纪录,也是吉林省“上大压小”项目中,第一个率先核准、第一个率先投产的项目,比同批“上大压小”项目提前一年投产,充分展现了“大唐速度”,树立了“大唐形象”。

  2012年,2台33万千瓦机组实现脱硫系统同步运行,年减少二氧化硫排量3360吨。2014年,完成了2台机组脱硝系统改造,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达标排放,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2017年,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业机组达到国家新的环保要求。

  近年来,面对电热市场竞争激烈、煤炭价格上涨、安全形势紧张等挑战,辽源发电厂按照“早、快、好”的工作要求,发扬“抢、夺、拼”的辽发精神,企业安全生产保持稳定,每年确保完成发电、供热任务,环保指标达标排放,不断开辟供热市场,全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百年辽发”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融入集团公司“二次创业”的浪潮中,奋力开启百年辽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百年奋进 行稳致远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集团公司开启“二次创业”、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的起步之年,是吉林发电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的“全面突破”之年,同时也是辽源发电厂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阶段要有新作为。站在历史的交汇处,面对未来,辽源发电厂既谋划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也立足当下的目标举措,把解放思想观念、推动改革创新、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素质能力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辽源发电厂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各项要求,传承 “小指标竞赛”“小布衫不干”“小半夜学习”的“三小”精神,大力弘扬“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勤于学习”的新时代“三小”精神,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发挥一切潜在力量,持续推进安全管控、效益提升、转型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企、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打破坚冰,用火炬照亮征程。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辽源发电厂一心向党,一路跟随,践行了忠党报国、创业图强的铮铮誓言。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百年辽发”,初心不改,接续前行。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