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项目建设

“十四五”水环境治理设定新目标: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中国电力网
2020-12-22
 来源:原创界面新闻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发布5年后,其提出的重点任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又迎来新目标。

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其中要求,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列入整治清单的黑臭水体河流共有2869条,完成治理的有2313条,占比约79.9%,正在治理中的为556条,占比约19.4%。

此前,“水十条”曾提出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得到总体消除的控制性目标。今年5月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频会议上曾表示,要确保2020年底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柴晓利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控制污染源,建设截污管网,将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是治理黑臭水体最关键的措施。柴晓利称,“水十条”发布后,经过五年时间,我国大中型城市的污水管网建设已较为完善,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效率明显提高。

但他认为,大中型城市在水环境与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中仍存在着问题和挑战。“例如在一些大城市,下雨时河道水质会变差。这是因为在核心城区,污水的收集管网是合流制,雨水和污水流入同一个管道,当污水的截流倍数不够,储蓄雨水会进入河道,成为河道污染的重要原因。”柴晓利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城市中心城区实施污水管网改造,从投资和周期上来说,都属于长远计划。”

柴晓利提到,大中型城市和乡镇地区在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效率上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乡镇的污水管网收集效率不够,导致有些污水直接排往河道。在后续的规划过程中,针对乡镇一级污水管网的建设仍需做大量工作。”他说,“尤其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降雨量较大,污水管网的建设成本也高。在城市里,每家每户的污水处理费用会合并在自来水的水费当中。但在乡镇,污水处理费用应当如何收取,也是在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除了城市和乡镇的差别,不同地域在进行水污染治理时的诉求也不尽相同。北控水务集团水环境技术总监冒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华南地区是国家水污染考核的重点区域,这些地区项目的限定因素往往不是资金,而是如何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的黑臭水体问题,让水环境治理的投入更有效。

而华东地区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已不再是黑臭水体治理,而是消除劣Ⅴ类水体。以江浙地区的太湖蓝藻治理为例,它已经从简单的治理技术问题演变为涉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引导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复合问题。华北地区(主要为京津冀地区)目前则依然是以消除黑臭水体为主。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侯立安在此前的讲座中也指出,由于中国水体地域分布为南方多北方少,且南方气温较高,所以黑臭水体占比较大。此外沿海城市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黑臭水体占比也较大。要治理黑臭水体,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河一策、因地制宜。

不过,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城市建成区,住建部2018年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中提出统一要求,鼓励其尽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对此,柴晓利认为,到2020年底,国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基本能够达成这一目标。

在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启动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这是生态环境部成立以来编制的第一个流域规划。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曾向媒体表示,“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鱼和谐”就是“十四五”规划追求的目标任务。

“在治理好黑臭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的水质,恢复水生态健康,使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生态链比较完整,使水体本身恢复功能,这是今后更加长远的目标。”柴晓利说。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