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线风采

给创新插上翅膀

中国电力网
2022-06-24

       夜深了,孝里风电场场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张场,叶片防雷装置检测的事情,咱们怎么办啊?”专工老陈皱着眉头,一脸愁容说道,“测量方法是很简单,可实施起来就是太费劲,几十米的高空吊篮,风险高,费时费力的还要占用一笔不小的生产费用!”

       按照往常,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检测风电机组防雷装置的时间。传统方式是使用吊篮将施工人员吊放至几十米高的叶尖处进行测量。这种方法人力物力财力耗费较大,每台风机需要多次收放吊篮分别测量叶片才能完成。而正是因为这些弊端,一些风电场出于各种原因考虑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开展风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以至于不能及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

       “晓旭,我有一个想法,可以做个尝试,明天咱们创新工作室一起开个会头脑风暴一下,看看可不可行。现在时间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

       这晚,专工老陈脑中思绪万千,睡得并不安稳。

       第二天开完早会,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整齐围坐在一起,一脸兴奋地等待场长开口。

       “张场,你有啥想法快说给我们听听!”急性子东哥迫不及待地问道。

       “如果咱们摒弃人工高空作业的方法,探寻其他非人工的替代方法呢?”

       看着众人疑惑的眼神,场长张建继续引导,“相关规程要求对叶片接闪器至轮毂或者塔筒底部这一段的过渡电阻进行测量,规程也没有规定说必须要使用吊篮啊。”

       “不用吊篮,难道插上翅膀飞上天去测吗?”技术员小朱开玩笑地随口插了一句。

       “对,飞上去!”在众人错愕间,张场将眼神定在了风场重量级人物、新入职不长时间的小李身上。

       “我两百斤的体格,让我跳高1米都难,更别说让我飞了。”小李自我打趣道。

       “还真别说,你还真可以,无人机!”瞬间明晰思路的专工老陈,作为小李的师傅,对小李的个人能力比较了解,前段时间刚发掘他会操控无人机的优势对某处线路进行了巡视。

       “对啊!”小朱眼前一亮,激动地说道,“如果咱们通过控制无人机能准确将测试连接装置的接触极接在叶片尖部的接闪器上,就能实现快速准确测量风电机组叶片过渡电阻的效果。”

       大家受到启发,激动地你一言、我一语,探讨着各种可能性,画图、计算、测量……一时间创新工作室里热闹非凡。

       “开饭啦!你们还吃不吃饭啦?”风场厨师高姐的大嗓门响彻云霄,一边喊一边把人往餐厅里赶,“喊了几遍了都听不到,快去吃饭,吃完再干!”

       由于白天检修任务重,创新工作室的灯常常在晚上亮起,几个人围在工作台前面红耳赤地讨论、推翻、再讨论、再推翻。终于某一天,工作室里传来阵阵欢呼,他们的技术方案成型了。

       接下来便是方案实施了,果不其然,他们遇到了新的难题。

       “张场,旭哥,咱无人机抗扰动较弱,太轻了,螺旋桨对机体的影响已经很大了,更别说有点风的时候了。”小李艰难地控制着无人机,很难实现连接装置的接触极与接闪器找正对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多方协调,申请配置了功能更加齐全、性能更加稳定的无人机,为了操作安全和熟练,还专门参加了无人机操作培训。终于,无人机在天空中平稳地飞行,“对接成功了!”小李脑门上的汗水滴在手背,身上的衣服也早已湿透,他聚精会神操作着手中的遥控,不敢有一丝分神。直到无人机缓缓降落到地面上,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纷纷打趣,“今晚能睡个好觉了。”

       第一个难题解决了,第二个难题很快又出现了。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测量了3台风机的叶片过渡电阻,发现有1台风机的测量值在2欧以下,而其余2台则为几百欧,差异很大。经过多方查证分析,在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之后,他们找到了原因:电阻小的风机在不久前叶轮下架检修时刚进行了接闪器打磨,是否因为风机在长期运行下,叶片接闪器表面受环境影响锈蚀,导致过渡电阻值增大呢?

       为了验证这一判断,他们又一头扎进工作室,开始自制打磨装置,经过试验,对两台电阻较高的风机叶片接闪器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后检测电阻值有所降低。

       通过对过渡电阻测量值的分析和结果对比,可以辅助判断叶片内部防雷装置健康状态,为风电机组叶片过渡电阻检测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后记:此项成果获得全国首届(2021)电力班组创新创效奖特等奖。自2019年孝里风电场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取得国家专利3项,实用新型技术成果2项,各类小改造、小优化层见迭出,创新创效蔚然成风,“工匠之心”逐渐练就。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