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上风电

欧洲海上风电的困境与突围

中国电力网
2023-12-14
浏览:

欧洲是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较为领先的地区,然而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之际,近期欧洲海上风电发展出现滞缓,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停止开发。困扰欧洲海上风电发展的症结何在,欧盟又采取了哪些支持政策以提振行业信心,值得关注。

一、近期欧洲海上风电发展滞缓

欧洲在海上风电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从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来看,英国现有45座海上风电场,装机规模为14吉瓦;德国现有30座海上风电场,装机规模为8吉瓦;荷兰的装机规模为2.8吉瓦;丹麦和比利时均为2.3吉瓦。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数据,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为64.3吉瓦,欧洲约占47%。从海上风电的发展规划来看,欧洲多国不断提高海上风电规划目标。2022年8月,丹麦、瑞典、波兰等8个欧洲国家签署《马林堡宣言》,同意加强海上风电合作,计划在2030年将波罗的海地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提升至19.6吉瓦。2023年4月,德、法、英等9个欧洲国家通过《奥斯坦德宣言》,并为环北海国家的海上风电制定了明确目标,誓将北海地区打造成欧洲最大绿色能源基地。

尽管欧洲国家将海上风电视为低碳转型的关键推动力,但近期,欧洲海上风电开发商及欧洲海上风电开发项目接连陷入发展困境。2023年7月,瑞典能源巨头Vattenfall搁置了英国1.4吉瓦的Norfolk Boreas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在2022年的政府拍卖中创历史最低价格。Vattenfall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Norfolk Boreas项目成本飙升了40%,公司将停止这一项目的开发。8月底,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商——丹麦沃旭能源宣布,其美国海上风电资产存在高达23.5亿美元的减值风险,并考虑退出该国的一些项目。沃旭能源并不是唯一遭遇困境的海上风电开发商,西班牙最大风电开发商——伊比德罗拉在夏季初同意取消马萨诸塞州海岸一家风电场的电力销售合同,并为此支付了4800万美元。9月,英国政府差价合约第五轮分配结果出炉,在所有的电源类型中,海上风电无一竞标。另外,欧洲多国风电新增装机速度也不及预期。2022年欧盟仅新增了16吉瓦的风电装机项目,和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所需的每年新增37吉瓦相差甚远。

二、欧洲海上风电多重难题待破解

欧洲海上风电发展面临困境并非偶然。近年来,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在供应链成本飙升及全球利率上涨的背景下,欧洲国家想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取得突破,变得愈发困难。

一是行政审批手续繁冗,阻碍投资。业内分析认为,缓慢而复杂的行政审批手续是欧洲风电快速扩张的最大阻碍之一。政府审批内容过于繁冗,而这背后则涉及当地空间规划等各种问题,一些国家与地区有禁区或空间规划限制,此外风电项目需要处理环境影响评估,部分风电项目可能对鸟类等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环保组织不断对风电项目加以抵制。受限于此,欧洲各地开发商获得政府批准极其困难,冗长的许可程序阻碍了投资,2022年,欧洲海上风电场最终投资创下了10年来最低点。据统计,欧洲各地约80吉瓦的风电项目仍陷入审批流程。

二是高通胀旷日持久,融资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降低了欧洲经济增速,并大大推高了通胀,旷日持久的高通胀和融资环境收紧抑制了支出,进而给欧洲风电产业带来巨大压力。目前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的继续上涨,欧洲经济的困境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被通胀居高难下和资金利率波动向上等因素困住手脚,呈现持续低迷趋势。数据显示,当前欧洲大多数风电企业的借款利率已从2%~4%上升到7%~9%。低利率时期已经结束,高利率严重影响风电项目投入,而沃旭能源等头部企业面临的困难进一步侵蚀投资者信心,欧洲海上风电产业资金风险更为突出。

三是成本上升,影响开发商积极性。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欧盟国家能源价格持续高于其他地区。高企的能源成本不仅伤害欧盟制造业的竞争力,也不利于欧洲参与全球清洁技术竞争。同时,欧洲风电产业对铜、稀土矿、钢、镍、玻璃纤维和硅等原料的需求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风电全产业链因原材料和上游产品价格上升而出现成本压力加大以及利润萎缩的情况。以欧洲地区主要主机商维斯塔斯为例,其销售的风机产品价格在2021年三季度后持续上涨,2023年后才略有降低。由于成本高企,即使售价提高,维斯塔斯盈利表现仍然不佳,2022年一季度以来毛利率均低位徘徊,2023年二季度毛利率也仅为6.4%。高成本、低利润,让欧洲风电设备制造商面临巨大压力,难以持续扩大产能。过去一年多来,大部分欧洲主要风电设备制造商都深陷亏损。2022年,欧洲四大整机制造商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GE Vernova和Nordex合计亏损47亿欧元。202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接近20亿欧元。

四是供应链瓶颈凸显,供需明显失调。据路透社报道,欧盟承诺到2030年在北海地区完成120吉瓦装机目标,是目前装机总量的四倍以上,而当前欧盟本土海上风电风机产能仅为7吉瓦左右,供需出现明显失调。根据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的数据,目前叶片产能是欧洲风力涡轮机供应的瓶颈,2022年全球叶片产能为166吉瓦,中国产能占比约60%,欧洲约占15%,法国和丹麦是主要的制造产能所在国,但只有丹麦的工厂能够设计制造12兆瓦的涡轮机。各国的头部企业都在追求更大的风力涡轮机,但供应链难以及时跟进。在叶片、支撑基础等环节欧洲本土产能短缺,供应链风险已经凸显。全球风能理事会预计,欧洲2025年后叶片将出现供不应求,2027年单桩将供不应求,而到2030年单桩需求预计将超过300万吨;此外随着欧洲浮式海上风电装机量逐渐提高,其本土的浮式基础在2025年后也将面临短缺。

五是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带来巨大成本挑战。近年来,面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逐渐上升的综合竞争力,欧盟防范态度持续增强,保护本土相关产业利益的意愿不断提升。2023年10月,欧盟方面传出消息称,正考虑是否启动对中国风电产业开展反补贴调查,作为旨在促进欧洲风能行业发展的更广泛提案的一部分。虽然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欧盟仍缺乏“非常确凿的证据”以证明存在不公平的竞争行为,还无法对中国风电发起正式调查。但是,如果当地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抬头,欧盟以保护主义政策阻碍相关产品进入其市场,恐将进一步推高其风电市场成本,反倒不利于欧盟自身的能源转型。今年3月,德国莱茵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克雷布斯就曾发出警告称,当前欧盟本土风电产品产能明显不足,需要购买中国风机设备,否则欧盟很可能无法完成既定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

三、欧盟强化海上风电产业政策支持

为了恢复行业信心并完善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策略,近期,欧盟不断强化对海上风电行业的政策支持。

首先,推进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立法进程。2023年9月12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推动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提案,配合欧洲Fit for 55一揽子减排计划,根据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最终能源消费中的份额目标从32%提升为42.5%,各成员国应努力实现45%。除了审批通过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标,欧洲议会此次通过的法案还提出要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审批的流程。其中法案提到,如果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位于所谓的可再生能源“首选地区”,各国政府应当在不超过12个月的时间里批准可再生能源项目;如果在“首选地区”之外,则要不超过24个月。

其次,提升风电等清洁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全球竞争力。2023年3月16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其中《净零工业法案》旨在提升欧洲清洁能源制造的竞争力,目标是到2030年本土整体净零技术制造能力达到或者接近年度部署需求的40%,并设定了36吉瓦的年度风能设备制造目标。《关键原材料法案》旨在提升欧洲供应链弹性,并提出每年至少有10%的关键原材料要在欧盟内部提取,至少40%的关键原材料要在欧盟内部加工,每年至少15%的原材料消费要来自于可再生提取,并且任何加工阶段,来自单一国家的原材料消耗不得超过65%。这些原材料主要包括:稀土、锂、钴、镍以及硅等。

再次,不断细化绿色产业投资计划。2023年2月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绿色协议产业计划》,鼓励资金流向欧盟绿色产业。此后,欧盟又推出《促进清洁能源投资倡议》,提出2021—2027年欧盟气候相关支出应达到5780亿欧元。欧洲投资银行将REPowerEU计划中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从300亿欧元增至450亿欧元,这预计将推动1500亿欧元的公私资本参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时,欧盟还将通过“创新基金”、可再生氢拍卖以及建设“欧洲战略技术平台”等向清洁能源产业提供资金。

最后,推进针对风电的具体产业计划。2023年10月24日,欧盟正式出台《欧洲风电行动计划》,旨在保护本土风电产业竞争力,并采取措施解决审批流程繁琐、劳动力短缺和原材料有限等问题。该计划重点关注以下内容:提高风电部署效率,加速风电装机;改进风电采购制度;提供风电项目融资支持,补贴清洁能源制造设备;塑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启动欧洲净零工业技能学院,培养清洁能源技术人才;出台《欧盟风电宪章》,保持欧洲风电行业全球竞争力。该行动计划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和有竞争力的风能供应链、实现明确和安全的项目管理,吸引必要投资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公平竞争。

四、几点思考

第一,长期看欧洲海上风电发展趋势依然向好。今年8月28日,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最新版《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报告认为,考虑到欧美近期在海上风电开发中存在的限制性政策会制约市场开发进度,预计全球2023—2032年的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中仅有33%将在2023—2027年之间建成;随着各国减碳及新能源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2028—2032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逐年增加。报告预测,欧洲地区海上风电在这十年内的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但欧洲市场的爆炸性增长要到2026年才能实现,预计近期(2022—2025年)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相对缓慢增长,由于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等北海地区国家海上风电市场不够活跃,以及当前政府对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没有足够的支持政策,平均年装机量将保持在每年4.8吉瓦的水平。

第二,短期看欧盟要想实现发展目标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依据《欧洲风电行动计划》,欧盟风电装机容量将从2022年的204吉瓦提高至2030年的500吉瓦以上,风电装机速度也将从每年16吉瓦提升至每年37吉瓦。根据欧洲目前的产能情况,实现既定目标的难度较大,仍需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三,中国风电企业具备拓展海外市场的潜力。近年来,中国供应的光伏、风电等产品以稳定的质量和较高的性价比,支撑了全球绿色转型和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扩张。目前,中国风电主机产能已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关键零部件产量达到全球市场的70%。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22年全球风电整机商新增装机TOP10排名,中国企业已占据其中六席。但从细分市场看,风电出海还未规模化,头部整机商的海外营收占比不算高。随着供应链建设、技术迭代带来的快速降本,中国风电整机商在海外竞标中优势将愈发明显,中国风电企业除满足国内需求外,与全球风电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第四,中国风电产品出海需谨慎。尽管目前欧盟并未对中国风电开展反补贴调查,但还是敲响了警钟,中国风电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面临诸如反补贴调查、产品碳足迹认证、本地化部署等各种挑战。在多变的国际形势与贸易政策下,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是风电企业出海的必修课。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