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信息

御风而上!GE为低风速地区输送绿色电力

中国电力网
2020-08-13
 来源:中国电力报

  GE濮阳亚太低风速生产基地竣工投产,为中国量身定制2.5-132低风速机组

  在平地岗洼、沙丘沟壑相间的河南濮阳,一座肩负着为50万户家庭供应绿色电力的风电场拔地而起,这就是华能濮阳风电场。目前已有200多台GE 2.5-132风机完成装机工作,在这里“落地生根”,它们犹如一个个卫士,为即将送出的清洁电力贡献力量。

  从去年11月5日河南省政府与GE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今年5月GE完成华能濮阳风电场第100台风电机组吊装工作,进入风电机组建设的后半程。再到8月5日GE濮阳亚太低风速生产基地竣工投产,为中国量身定制的低风速机组2.5-132下线,同时与河南省签署二期投资合作协议,不到一年的时间,GE中国本土化进程再添里程碑。

  “在中国,我们坚持以‘本土化’为核心的公司发展战略,GE濮阳生产基地的顺利投产以及二期投资合作协议的签署是我们践行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GE致力于将最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先进制造能力和技术团队带到中国,携手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走向国际。”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表示。

  低风速地区是极具潜力的“能源宝藏”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倡导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力争在2030年使全社会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20%及以上,风力发电在这一进程中将大有可为。

GE全球首个2.5MW平台商业化运行风机150米塔筒完成吊装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其中低风速资源约占全国风能资源的三分之二,是极具潜力的“能源宝藏”,但是目前低风速地区风资源开发量不足7%。低风速风电一般是指风速在6~8米/秒之间的弱风区。低风速区相比“三北”地区更接近电网负荷的受端地区,无“弃风”之虞,机组基本都可满发,这就能保证风电场项目的稳定投资收益率。这在平价上网时代,低风速地区无疑为中国风电发展开辟了一条好路子。因此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拥有广阔的开发潜力,也引领了全球在低风速领域的技术创新。

  近年来,我国低风速风电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低风速风电设备的需求,国际领先的整机制造商在低风速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方面取得突破,均推出了为低风速风区产品并投入运行,机型日益丰富,机组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中国是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的风电市场。受益于本地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中国也是GE可再生能源集团最为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之一。GE也持续看好中国的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向伟明表示。

  此次濮阳项目,GE为何把目光转向一个内陆省份?答案是河南是中部地区风电开发潜力较大的省份,濮阳区域是低风速风力资源较好的区域。近年来,濮阳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风电发展的机遇,加大风电项目开发力度,与中国华能集团合作建设了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平原风电场——华能濮阳风电场,一期计划安装200台单机容量2.5兆瓦的风电机组。

  华能濮阳风电场项目是GE与中国华能集团于去年就合作新建风电场项目所签署的协议。该项目是河南省实行平价上网后首个超200台陆上风电机组的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715兆瓦已被列为国家能源局平原风电示范性项目,建成后可以为河南省近50万户家庭提供充足的绿色电力。

  汇集GE可再生能源多年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GE陆上风电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辽宁沈阳工厂生产的风电机组200多台风电机组已经在华能濮阳风电场安家。接下来,GE濮阳生产基地投产和2.5-132风电机组正式下线,将为濮阳风电场乃至中国陆上风电发展持续降本增效作出贡献。

  量身定制低风速地区“捕风”能手

  虽然低风速市场被誉为“能源宝藏”,但是众所周知,越是宝藏越有其开发难度。随着我国陆上风电市场加速向中东部等用电负荷中心转移,低风速、高切变、复杂地形、气候环境恶劣、可使用土地面积受限、施工难度大等因素逐渐成为制约中东部低风速风电发展的掣肘,而采用高塔筒、长叶片、大功率风电机组正在成为低风速风电场降本增效的主流方案。

GE完成华能濮阳风电场的第100台风电机组吊装工作

  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叶片越来越长、塔筒高度越来越高,是近年来风电行业的一个趋势。就塔筒高度而言,风机越高,捕获的风能也就越大。特别是在我国低风速平原地区,增加风机塔高度是提升发电量的有效手段。但事实上,仅仅简单粗暴的上“高塔”和“大叶片”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反而对成本管控造成影响。

  定制化解决方案才是解锁“能源宝藏”的密匙。在GE濮阳风电生产基地生产的2.5-132风电机组,是GE专门针对中国特有低风速市场而设计的产品。这一风机的设计研发融合了GE在风电领域的长期经验与创新技术,是GE致力于为中国市场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有力例证。GE 2.5-132 是2兆瓦风电机组平台的最新一代机型。GE 2兆瓦机组在2019年底全球总装机量将超过5.5吉瓦,并达到业界领先的98%可用率。

  此外,为了成为“捕风”能手,GE 2.5-132陆上风电机组也同时解决了高塔筒难题。今年7月,在深圳能源集团南京控股公司江苏高邮临泽风电项目,GE宣布国内首台2.5-132陆上风电机组150米高塔筒成功完成吊装,打破了此前2.5兆瓦级别整体140米塔高的应用纪录。150米高的塔筒设计不仅是在中国市场的首次应用,也是GE在全球市场针对同类机组的首发。据介绍,150米全钢柔性塔筒使得风机能够更多地捕风,相较GE同等功率130米塔筒风机,发电量可提高7.6%,相较140米塔筒风机,可提升130至150小时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150米高塔的研发受益于GE业界领先的极限载荷控制技术和独立变桨技术。极限载荷控制技术的应用使风机在脱网时能够动态的调整叶片的变桨速率,在安全停机的前提下,最小化动态载荷,避免‘急刹车’对风机造成的损耗。而GE独创的独立变桨技术为叶片的载荷平衡提供实时监测,使叶片的角度能随叶轮的旋转做微小的动态调整,以降低疲劳载荷,延长风机寿命,从而降低了风电场的维运成本,提升了长期经济效益。此外,GE通过结构和材料的创新,实现了塔筒整体减重10%,更易于运输和吊装。在江苏省,GE还将会分别向位于高邮和徐州的临泽、小纪、宝应、甘垛,和邳州五个风电场项目提供114台GE 2.5-132-150陆上风电机组。

  扎根本土持续践行本土化战略

  “融合GE在风电领域的长期经验与创新技术,外加深耕本土多年的执行经验,GE项目团队通过和客户的交流和现场环境的全方面深度研究,不光做到风电场定制化设计,更是精益求精做到机位定制化设计,以实现最优的个性化方案,使万千家庭获益,这也是GE扎根本土,持续践行本土化战略的意义所在。” GE可再生能源集团陆上风电业务中国总经理赵霖表示。

GE亚太低风速生产基地首台机组下线仪式暨与河南省战略合作二期项目签约仪式

  随着中国陆上风电需求的快速增长,继十五年前投资建立GE沈阳风电设备制造基地,GE濮阳风电生产基地旨在更好地抓住这一能源发展趋势,通过技术创新,强大的本土供应链和精益管理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助力中国清洁能源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

  作为GE可再生能源集团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二个陆上风电机组生产基地,GE濮阳风电生产基地融合了GE在风电领域的长期经验与创新技术,以及成熟的先进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一期项目于2019年9月动工建设,生产GE专门针对中国特有低风速风况环境而设计的2.5-132陆上风电机组,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内即投产下线,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00~300台,为中原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

  8月5日,GE与河南省政府还正式签署了二期投资合作协议,将GE与河南省的合作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协议,双方将以GE濮阳风电生产基地为基础,利用GE的技术和资源,在濮阳打造集风电工程应用中心、风电数字化服务中心、风电培训中心和风机运行维护中心为一体的辐射亚太的陆上风电综合制造和服务基地,助力濮阳形成完备的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走出河南,走出中国,走向国际。

  华能濮阳风电场项目只是GE在中国低风速市场的一个缩影。据统计,GE于2019年在中国赢得的陆上风电机组在手订单装机总量就达到了1215兆瓦,这些风电场项目陆续落成后,将为85万户中国家庭提供绿色电力,让低风速地区的“风电梦”逐步实现。

  展望未来,GE将持续引入适合中国陆上风电市场所需的行业领先解决方案,在产业链升级、生态圈建设、人才培养、数字化等领域开展更多富有成效的合作,将更多的“捕风巨擘”带到中国市场。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