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一带一路”十周年】山水总相逢

中国电力网
2023-09-01
 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浏览:

(一)

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人与人之间真的很奇妙,即便是相隔万里,也有一见如故的那一刻。

我第一次出“远门”是去巴基斯坦卡拉奇。从北京出发,先到迪拜中转,途径伊斯兰堡稍作休整后,再飞往卡拉奇。孤身一人,长途跋涉,最期待的或许就是,在异国他乡能第一时间看到祖国亲人的笑脸。

但当我走出巴基斯坦卡拉奇国际机场,只看见一个浓眉大眼的“大胡子”跳跃着向我挥手,因为中国同事临时有事,只能安排一名会中文的巴籍员工来接我。

他的名字叫艾沙,是中国电建卡西姆电站刚入职综合部的巴籍员工,满脸的串腮胡,更显魁梧高大。只见他三步并做两步,跨到我的身前,一把抓过行李包,转过头来用中文说道,辛苦了,欢迎您到巴基斯坦。

我心头一暖,没想到他会用中文向我问候,还有他那嘴角的一抹微笑。

从机场到电站有40多公里,要行驶1个多小时,曾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留学的艾沙,流利的中文让我叹为观止,解答着我对巴基斯坦的各种好奇,车子里一时欢声笑语。

把我送到宿舍,我连声说谢谢,艾沙突然伸出一只大手放在半空中,我也赶忙伸手过去,他握紧了对我说,不用客气,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我。

果然,第二天,笔记本的网络一直连不上,只能联系艾沙。艾沙急匆匆赶过来,帮我调试电脑网络,我却不着急,跟他闲聊起来,问起他的家乡是巴基斯塔那个省的。

艾沙略微一怔,很快笑着说道,家在巴基斯坦北边的罕萨河谷,是一个非常美的地方。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那里写下了名著《失落的地平线》。那里跟中国接壤,离新疆只有30公里,人员往来密切,自己的父辈就有很多的中国朋友。

我笑着打趣,你也不差呀,能到中国留学,在中国公司工作,也认识很多中国朋友和同事。

艾沙微笑着说,是呀,卡西姆电站就是巴中员工的家,更照亮了巴基斯坦的万家灯火,能从事这份工作,继续着巴中友谊的传承,也算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

在巴出差期间,我常见艾沙嘴角流露出的微笑,就连外出在卡拉奇街头,也常见很多巴基斯坦人民对我报以微笑,我想这里面有中巴友谊的沉淀,也有合作共赢的加持。

回到国内,虽山川阻隔,但我们还常用微信联系。2018年8月的一天,突然收到艾沙发来的信息,告诉我他就要回到家乡罕萨河谷的吉尔吉特小镇,跟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了。

正好有同事国内休假结束返回巴基斯坦,我赶忙找来了两个“电建吉娃”玩偶,作为新婚礼物让他给艾沙稍回去。没过多长时间,艾沙就把婚礼上手持电建吉娃的照片发过来了,一对新人笑得那叫一个甜。

(二)

王俊龙则是我在老挝认识的一名华裔。当时,我带着一个摄制组,要为即将实现二期首台机组发电的中国电建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拍摄宣传片。

小伙子长的很帅,会开车人又勤快,被南欧江项目公司安排给我们摄制组做“后勤保障”。 一路上,王俊龙忙前忙后,在安排好车辆食宿的同时,还负责拍摄所需要的场景、人物、道具等方面的协调准备工作,就连导演对他也赞不绝口。

南欧江绵延470多公里,共规划建设七座水电站,大多数时间都是王俊龙带着我们在各个水电站间穿行。车窗外江水澎湃,群山叠嶂,还有村庄点缀期间,犹若一副泼墨山水画卷。王俊龙告诉我,随着水电站的建设,现在修了路、架了桥,很多村民搬到了移民新村,致富也有了门路,生活条件和质量比过去强的太多了。

对于南欧江的美丽蝶变,我在国内也看到了很多这方面的报道,此时我更关注王俊龙的华人身世。

王俊龙告诉我,父亲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从云南江城县来到老挝,投身于贯穿老挝南北全境的13号公路修筑,在这里结识了王俊龙的母亲,并最后定居在琅勃拉邦,还成为了当地的华人理事会成员。

江城县?南欧江不是就发源于中国江城和老挝丰沙里接壤处吗?我问道。

是的。这条江,让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希望我们长大后能够为中老友谊做一些事情。现在,大姐在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做文职工作,三姐在中国人开设的“中国医院”里做护士,最小的我则在中国企业投资的在南欧江水电站工作,也算是子承父业,沿着父辈的脚步前进。对于这一点,王俊龙颇为感慨。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而中老两国人民携手建设的一座座水电站,如同颗颗明珠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正在让这份友谊变得更加醇厚悠长,也让身为华人的王俊龙倍有面子,倍感骄傲。

待拍摄完成,临返程的前一天晚上,王俊龙邀请我们摄制组一行到琅勃拉邦的夜市逛逛。华灯初上,夜市里人头攒动,各色老挝当地手工艺品聆郎满目,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里已成为东南亚最负盛名的夜市之一。

王俊龙告诉我,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感知着这里点点滴滴的变化。鉴于王俊龙在当地的“影响力”,我邀请他做我的驻老挝记者站“站长”,他爽快的答应了。

现在,老挝项目上有啥有意思的事,他都会及时发给我,有些新闻素材核实工作,我也常让俊龙帮忙完成。我说,你劳苦功高,等下次去老挝,请他到湄公河畔一起去喝Beer Lao(老挝啤酒)。

王俊龙则说,现在中老铁路开通了,更期待着有一天能坐着火车去中国看你。

(三)

和艾沙、王俊龙不一样,我和希苏巴的相识,是在2018年北京的春天里。当时,希苏巴作为中国电建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的商务经理,获评电建海投公司第一届优秀外籍员工,受邀携夫人到北京接受表彰。

因为是第一届,公司上下乃至集团都是高度重视的,除了例行表彰外,还有组织了座谈会、记者见面会,当然最后还少不了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尝一尝特色美食。当时希苏巴已经53岁,是获奖外籍员工中年纪最大的,自然成为我重点照顾对象。

一路上希苏巴神清气爽,脚步格外矫健,还饶有兴致地给夫人做起了导游。希苏巴的确可以称得上一个“中国通”,20多年前就在中国留过学,后又在中国公司工作了近10年。可希苏巴却说,自己这个“中国通”早就过时了。因为,现在的中国跟他当初留学时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呀,这种变化连国人都感到震撼,又何尝是一个外国人?希苏巴坦言,在尼泊尔,看到很多人中国同事,不舍昼夜地勤奋工作,曾经都不甚理解。后来,尼泊尔遭遇了8.1级大地震,项目上全力以赴组织抗震救灾,确保了电站按期竣工,我感受中国人身上的那股不服输的韧劲,都是一脉相承的宝贵品质。

八达岭长城是此次北京之行最耗费体力的,却也是希苏巴最为期待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的身体素质杠杠的,要在中国电建工作到退休,在长城上希苏巴发下豪言壮语。

现在,不光希苏巴自己,他的儿子从中国一所大学毕业后,也在上马相迪A水电站工作,15岁的女儿也非常热爱中国文化,正在学习汉语。

2019年的金秋时节,我接到了希苏巴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上马相迪A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还和中国同事一起参加了隆重的“德赛节”,捐助了现金及被褥等生活用品。更让他感到无比振奋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尼泊尔的国事访问,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为中尼世代友好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也必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为此,我特意写下了一篇通讯稿《希苏巴的三件喜事》,发表在《经济日报》上。

大道之行,筑梦丝路。十年间,不论是中巴、中老,还是中尼,山水相连,心手相牵,世代友好的传统友谊,因为有了“一带一路”的加持,联系的更加紧密,发生了那么多的动人故事,实现了那么多的美丽蝶变,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辉,让每个人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山水总相逢,来日皆可期。

艾沙和妻子

王俊龙


希苏巴(左)回答记者提问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