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水电六局两项工程获评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中国电力网
2024-01-31
 来源:水电六局
浏览:

近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公布了第二十届第二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入选工程名单,水电六局承建的贵州乌江构皮滩水电站、江苏溧阳6×250兆瓦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获评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充分彰显了公司在电力建设工程领域的先进建设水平和卓越创新实力。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建设部认定,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与指导下,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工程项目为宗旨的科技大奖,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位于贵州省余庆县境内,是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是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世界上岩溶地区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是乌江干流水电开发的第7个梯级电站,也是乌江干流上最大的水电电源点。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325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26亿立方米。工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发电,兼顾航运、防洪效益等。工程于2003年11月正式开工,2021年12月通航工程建成投运,总投资179.25亿元。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施工团队针对工程难题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采用“表孔不对称扩散加分流齿”“进口大差动、出口小差动中孔”,成功解决了特高拱坝设计、坝身大泄量泄洪消能等关键难点;首创河床上游围堰堰肩免开挖构筑碾压混凝土围堰技术、下游围堰与水垫塘二道坝结合技术,为类似工程永临结合提供了成功范例;在大坝施工中,首创浅孔加密无盖重固结灌浆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成功解决了基础固结灌浆对高拱坝快速施工制约、围堰保护性爆破等关键技术难题,机组安装快速实现 “一年五投”,刷新了国内机组安装记录;针对W24岩溶系统穿越引水发电系统主要洞室群,系统总结出了一套强岩溶地区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技术和一套特大软岩洞室群施工技术,解决了强岩溶地区最大的地下洞室群开挖的难题;在水轮机设计方面,首次采用水轮机参数与电站参数优化匹配法,创新设计出反向“S”型叶片新型转轮,推进国内200米级水头段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提出峡谷地区高坝过坝技术,包括上游下水式新型垂直升船机;提出通航隧洞以及通航分级布置技术,解决了复杂环境和运行条件下200米级超高水头通航建筑物穿坝布置难题,创造了世界上通航水头最高、水位变幅最大、单级提升最高等世界之最;工程建设高度重视生态环保问题,在开挖料利用、砂石骨料生产及围堰保护性拆除等方面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效益明显,累计增殖放流240万尾。工程先后获评黄果树杯,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一等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电站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96.82亿千瓦时,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电站调峰性能优越,水库调节性能好,对乌江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以及促进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江苏苏南地区负荷中心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溧阳市天目湖畔,是我国低海拔浅丘区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为华东地区电力系统提供了调峰、填谷和紧急事故备用,对华东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主要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下水库等4个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1500兆瓦。工程于2018年10月验收,总投资89.27亿。工程在缺少地形条件情况下,上水库基础最大垫高70米,针对地质环境复杂、以Ⅳ~Ⅴ类富水围岩为主、地下洞室群开挖难度极大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创新性研究,首创闸门环向布置的世界特大型竖井式进出水口,提出分组延时启动、孔口同步关闭、取消拦污栅、启闭机房钢网架屋顶等新技术,建设了国内首个未设置拦污栅的电站进水口,成功克服了上水库进出水口引用流量大、布置区条件差等难题;实现了复杂地形建设高堆石坝设计和施工技术创新。首次在国内采用堆石坝双层增模区,综合修整坝轴线W地形,优化坝体堆石分区,合理利用软岩堆石料和坝后压坡体基本实现挖填平衡,解决了复杂地形和复杂料源带来的不均匀沉降和坝顶挠曲变形问题;创新“数字大坝”施工技术,有效控制了大坝填筑施工的各项参数,成功建设坝高165米、填筑总量为1600万立方米的面板堆石坝,实测总沉降量仅占坝高0.68%;针对Ⅳ、Ⅴ类富水围岩(占比超75%)、断层及蚀变岩脉发育、施工期地下渗水量达每天5000立方米等不利地质条件,首次在国内采用厂房顶拱柔性“板”和高边墙刚性附壁墙组合支护型式,研发集成新型锚墩结构、非对称岔洞支护等成套技术,安全高效建成大型地下洞室群;针对较差的围岩地质条件,首次引入国内抽水蓄能电站规格最大的引水钢岔管,其主管直径为7米,HD值高达3320平方米,创新提出了800MPa级大型钢岔管设计成套技术,成功解决了低变模围岩条件下大HD值埋藏式钢岔管建设难题。工程注重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统筹兼顾工程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工程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入选“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先后获评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等多个奖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发明专利18项,工法21项,软著4项。工程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达38.63亿千瓦时,年均消纳新能源发电约21亿千瓦时,减少煤耗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