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招收2022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国电力网
2022-01-18
 来源:中国能建

公司简介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简称电规总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发展历程的国家级高端咨询机构,是中央编办登记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面向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能源及电力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新技术研究以及工程项目的评审、咨询和技术服务,组织开展科研标准化、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经国家能源局批准,电规总院设有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全国电力规划实施监测预警中心、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国家能源科技资源中心、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管理中心、电力工程造价发布牵头单位、国家能源局研究咨询基地等机构。结合服务于政府、行业的定位和长远发展需要,电规总院提出了“能源智囊、国家智库”的发展愿景和建设“国家级高端能源咨询机构和专业智库”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先后完成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能源国际合作专项研究和雄安新区能源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研究,参与国家与地方、能源电力体制改革等重要政策研究,承担能源电力监管的支持性任务,组织落实行业重大系统性工程,深度参与能源国际合作,为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高质量的智库研究支持。先后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核心智库”、中央企业智库联盟、“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和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在上海社科院《中国智库报告》等权威排名中位列前茅。

电规总院是中国电力规划设计行业的“国家队”,拥有一支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为学术带头人的高素质专家队伍。近三年,受能源及电力企业、金融机构等的委托,开展了一百多项企业发展规划、大型流域输电规划、节能环保规划等规划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电力示范工程、重点工程的牵头设计工作,完成能源电力工程评审、评估、咨询项目1700余项,发电容量超过5.8亿千瓦,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超过7.4万公里,变电容量超过4.4亿千伏安,累计节约投资超过300亿元。

电规总院与国际能源署、能源宪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合作设立了国际能源署中国联络办公室、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能源互联互通专家工作组中方秘书处、中国参与APEC能源合作伙伴网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专家组国内对口单位、中国 - 中东欧国家能源项目对话与合作中心中方秘书处等机构,承担相关工作。先后加入国际能源署洁净煤中心、中日联合委员会,是能源宪章工业咨询委员会亚太地区主席单位。

电规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3年9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批准设立,目前已出站研究人员12名,全部入职电规总院,现有在站研究人员4名。

 

 

二、招收条件

1、已具有国内985学校或211学校博士学历和学位(或将于2022年7月前取得博士学历和学位证书),年龄在35岁以下

2具备全脱产全职从事电规总院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能够集中精力从事课题研究;

3、专业对口,并且应在所申请的博士后研究方向上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

4、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申请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课题研究的博士,优先考虑;

5、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研究素质,品学兼优,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身体健康。

 

、研究方向和招收人数

每一领域按照需求和报考情况,择优招收,最终课题名称以开题报告为准。

研究方向1:储能

招收人数:择优招收2-3人

专业要求: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拥有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研究背景)、能源动力工程。

研究内容

1、大规模混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能量管理技术

建立各类储能适用于优化配置和运行控制研究的模型;研究提出不同应用场景下系统级大规模混合储能电站容量优化、各类储能配置策略;考虑风光出力特性、储能响应特性及寿命、系统电压调节等因素,研究提出混合储能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方法;针对风光储氢一体化等应用场景,考虑混合储能电站内各储能系统物理特性差异,通过交互边界信息建立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模型,实现各储能系统间协调管理。

2、新能源与储能耦合下的智慧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基础理论方面:研究多时间尺度下风光水储发电单元的运行特性、集成耦合机理及建模方法;以调控容量、调控速度等为衡量指标研究分析风光水储系统灵活性资源调度潜力。智慧调控关键技术方面,综合调度关系、调度模式、调度范围、接入类型等因素构建风光水与储能耦合下的智慧调控体系;基于长尺度、高精度的电网区域功率预测及负荷预测技术,从顶峰能力、调峰调频等方面开展大规模新能源场站群与电网联合调度运行模式研究; 研究智慧调控系统的系统架构、多时间尺度灵活调度控制策略及求解算法、功能设计及其与现有系统的集成方案,研究多种调度策略下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电价机制和保障政策等。

 

研究方向2:氢能

招收人数:择优招收1-2人

专业要求: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等均可。

研究内容

1、电氢能源体系中规模化储氢关键技术研究

新型电力系统对规模化储氢的应用场景及技术需求;适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大规模储氢装备关键设计、制造技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规模化储氢集成优化关键技术;适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大规模储氢技术的安全评价,设计标准。

2、多应用场景电氢耦合系统规划方法与运行策略研究

基于多种电解水制氢系统的仿真模型,探究高比例新能源离网/并网制氢系统响应特性,提出系统规模优化与运行优化策略;基于能源的品位梯级利用方法,探究多种工业应用场景下可再生能源—氢能—终端系统耦合特性,揭示耦合新能源制氢的工业系统能效提升机理;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探究典型工业过程低碳化路径中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系统的优化方案。

3、基于电制燃料的多能融合技术研究

不同电制燃料路径的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分析;电制燃料参与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研究;电制燃料技术与新能源电站、火电、工业园区等优化集成和多能融合技术。

 

研究方向3:碳资产管理

招收人数:择优招收1-2人

专业要求:环境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能源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等相关专业均可。

研究内容

1、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发电碳足迹评估及决策管控技术研究

获取符合我国发电企业特点的各环节碳足迹关键活动数据;建立不同类型发电系统的碳足迹模型并开展碳排放核算研究;形成碳排放核算、报告、核算等标准体系;实现碳足迹智能分析和智慧决策管理。

2、多市场并存条件下碳资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构建企业碳资产管理框架及流程;研究多市场并存条件下能源数据协同管理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多市场并存条件下电-碳-能认证机制及关键技术;提出企业参与碳交易机制及关键技术;提出企业开展碳金融方式及关键技术;提出企业基于新能源项目的CCER开发机制。

 

研究方向4:交能融合

招收人数:择优招收1-2人

专业要求:环境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能源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等相关专业均可。

研究内容:能源与交通低碳融合应用场景与典型方案研究

研究能源与交通低碳融合发展的领域方向、市场前景,提出符合技术趋势与政策导向代表性应用场景;研究能源与交通低碳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路线,重点研究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港口等场景与新能源、储能等融合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能源与交通低碳融合发展的典型应用方案,支撑产业化项目孵化落地。

 

研究方向5:电力经济及电力市场

招收人数:择优招收1人

专业要求:技术经济、经济管理、电气工程、电力市场、能源经济等相关专业均可。

研究内容: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力市场体系及经济性研究

双碳战略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针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完善适应性的电价机制和建设电力市场体系,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开展系统性研究分析,提出建议;基于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委托建设的电价监测(监管)平台,研究电价监测与市场评估模型,对电力市场效率、市场力、代购电、燃料供应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估;新型电力系统下灵活性资源需求大幅增加,针对调节性资源盈利模式和电价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研究多类型调节性资源在电力市场中的功能、价值,提出相应的价格机制。

 

研究方向6:电网技术

招收人数:择优招收1人

专业要求:电气工程(高压直流输电相关方向)。

研究内容:大规模新能源基地柔性直流送出关键技术研究

柔直换流站容量配置优化研究;新能源集群和柔直换流站有功控制技术研究;新能源集群和柔直换流站无功电压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7:规划方法

招收人数:择优招收2-3人

专业要求:教育经历为电力系统和电气工程背景,科研上具有电力规划、数学建模或新型储能、新能源建模仿真经历。

研究内容

1、多电源联合与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化运行

针对不同电源结构、负荷水平和特性曲线的情况下,研究不同类型的调节资源如火电、水电、抽蓄、新型储能与间歇性新能源的优化配置方案,开展典型场景的灵敏性分析,提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提出提升我国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技术路线;理清不同电源和调节资源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测算出不同能源结构、电源结构情况下的能源系统效率、碳排放量等;搭建规划设计模块,综合考虑能效水平、经济效益、环保特性等方面,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通过优化求解模型,在特定需求情景下,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化配置。

2“双碳”目标下能源-经济-电力需求联合预测方法研究

“双碳”目标下能源消费、能源结构转型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分析为基础,进而深入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对电力需求发展影响,从而将能源发展对电力需求发展的传导影响因素纳入到电力需求联合预测方法中。通过对电能替代、节能节电、氢能等发展趋势研判分析,将能源发展对电力需求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纳入到电力需求联合预测方法中。考虑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将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纳入到电力需求联合预测方法中。综合分析能源、经济对电力需求的直接、间接影响,建立能源-经济-电力需求联合预测模型。

3、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大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后交直流混联系统的仿真技术和安全稳定机理研究;高比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联系统故障状态下紧急控制研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解列控制研究。

4、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方法研究

研究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适应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提出典型地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基本方案;研究提出表征新型电力系统核心发展定位、可较完整的归纳概括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典型区域与场景的计算校核与对比分析;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高”、“双随机”运行特点,研究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机理,完善大电网暂态仿真分析技术,提高对新型电力系统特性认知水平;重点围绕多能互补、源网荷储、高比例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型电力系统典型场景,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的规划设计技术。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及工程示范应用。

5、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运行技术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刻不容缓,未来中国电力系统将呈现高比例新能源特征,而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强不确定性和高度电力电子化带来的稳定机理变化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大规模新能源集群并网协调控制、高渗透率新能源电力系统源-网-荷交互的灵活重构和协同运行、以及交直流混联系统多尺度优化运行等问题亟待研究。

 

四、申请提交材料

请于2022年3月20日24时前,填写《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信息表》(请在电规总院网站http://www.eppei.com/“关于我们-人力资源”栏目下载),并附上相关材料电子版,整理为一个压缩文件(文件及邮件命名规则:博士后-姓名,如:博士后-张三)发送至zhaopin@eppei.com,相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研究计划书(请根据上列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撰写,计划书正文不超过6000字);

2、博士论文,以及与所申请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

3、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或所在大学开出的2022年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

4、个人简历,身份证复印件,2张个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

5、《导师推荐信》、《专家推荐信》、就业推荐表、成绩单、“学信网”学籍验证报告、荣誉证书等。其中《专家推荐信》可以迟至接到考试通知后再提交)。

 

资格审查

根据岗位资格条件及应聘者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电规总院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等方式通知审查通过者参加笔试及面试,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

 

六、其他事宜

研究课题相关问题联系人:陶女士,邮箱:ytao@eppei.com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