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合肥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2018-2020年)》已经出台,倡导推动电能替代,让清洁能源走进更多家庭生活中,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
倡导“零排放”提高清洁用电比重
立冬以来,气温不断走低,不少居民纷纷打开空调进行取暖。而滨湖新区万象公馆、科学家园、地矿家园等小区的住户们却无需使用空调,地热能源系统将地下百米深热量源源不断输送至居民家中。不仅在寒冷的冬季获得最舒适的恒定24摄氏度生活体验,一个采暖季将节约费用3成以上。
合肥地处淮河以南,不属于国家集中供暖区域,但冬季日平均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间近3个月,同样潮湿寒冷。供电部门的专业人士指出,“如果全市百万户居民同时开启空调,部分偏远地区使用小范围燃煤取暖,不仅成本高,污染大,同时也将给局域配电网带来较大负担。”
因此,在日常居民生活中,合肥正稳步提高清洁用电比重,倡导“零排放”家庭生活方式,服务地源热能、绿色光伏、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截至目前,合肥地区电能替代总量已达到29.6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约118.4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5.12万吨,规模位居安徽首位。
电能替代技术将在居民生活中“落地”
想知道,电能替代技术能在哪些领域“落地”吗?合肥供电公司专业人士介绍,未来将重点在工业、建筑综合体、民生服务等领域,结合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具体用能情况及其所在区域的供能条件,量身定制用电方案,逐步替代污染能源。
比如,引导人们实施电代煤、气改电,集体应用电采暖、新型建筑蓄冷、热泵等。特别是大力推广的挖掘电窑炉、水泥回转窑、钢铁高炉手段,使得相关产业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同时,又让用户能享受到蓄能专项电价政策,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供电部门还将在广大市民中普及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创新电能替代手段,在长丰县等农业种植区域,开展经济作物农业大棚电能替代改造项目。打造了全国中部第一、全国领先的新桥机场电能替代典型示范项目,预计一年减排二氧化碳达万吨以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