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发电

垃圾填埋场“变身”记: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运

中国电力网
2024-02-20
浏览:

新春时节,驱车进入浙江省杭州市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道路宽敞整洁,树木郁郁葱葱。沿山势驶至顶峰附近,只见占地1.7万平方米的湛蓝色光伏电板一字排开,一座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光电青山”映入眼帘,颇为壮观。

然而,这里曾是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自1991年投入使用至2020年底终止填埋并封场,再到今年1月底,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运,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如今已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光伏发电站。

“封场后,我们实施了生态复绿工程,并将这个区块打造成了生态公园。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我们一直希望能更有效地利用起这块场地。”场地管理方、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副经理施迪蕾介绍,经过充分调研,发展光伏发电成为首选。

经过细致评估,建设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项目的方案得以通过,利用原垃圾填埋场土地建设光伏电站,不仅减少了土地浪费,还能源源不断产生绿色电能,一举两得。

2023年9月,项目正式动工。但在曾经的垃圾填埋场开展光伏电站建设工作,给施工人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由于光伏组件安装的作业面是垃圾填埋场的坡面,坡面的稳定性成为制约施工的一大因素。经过多次技术讨论及专家论证,最终选择使用拉梁将光伏组件四脚连接为“井”字形结构,并浇筑垫层,确保结构稳定。

光伏组件的稳妥安装是实现发电的前提,但如何把电传输出去则是光伏发电的“最后一公里”,项目特殊的选址对电缆的敷设提出了高要求。

“天子岭园区地形复杂,填埋区岩层、碎石层交杂,地下管线密布,且生态恢复要求高,电缆沟体施工作业难度大。”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光储部主任陈乔介绍道,施工人员对不同地层采取针对性施工方案,并每日现场勘察复核地形,历时4个月,终于完成配套的电缆沟工程建设。

如今,3000余块光伏板安静地矗立在天子岭园区,将一束束光转化为一股股电流,汇聚成绿色电能,助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浙江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装机容量1.9兆瓦,配备一套200千瓦/400千瓦时的储能系统,预计20年运营期总发电量3303万千瓦时,年均发电量165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均减排二氧化碳1141吨。

“‘光伏+垃圾填埋场’的模式创新,在不影响原有产业功能和环境的情况下,赋予了‘闲置’的天子岭填埋场新的绿色清洁能源输送使命,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杭州市新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向东介绍,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总装机容量5.8兆瓦,项目二期正在筹划中。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