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氢能新质生产力崛起:政策助力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电力网
2024-08-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

  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氢能以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性,正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氢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氢能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提供重要解决方案。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纷纷出台有利政策,为氢能行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部署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及产业发展的各阶段目标。自《规划》发布以来,我国氢能产业政策制定步伐显著加快。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家层面已出台氢能相关政策37项,地方层面更是多达300余份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有增无减。从政策春风频吹不难看出,氢能产业正迎来黄金期。

  紧握两个关键词,丰田加速推进氢能发展布局

  中国氢能应用市场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吸引着不少在氢能领域有深厚积累的国际企业的关注。

  例如,1992年就涉足氢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也在近年加速推进在华氢能事业发展,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能更好地助力中国推进氢能社会建设,丰田紧握两个关键词:

  一是扩大朋友圈,与有识之士携手共建中国的氢能社会;二是持续用技术贡献中国社会,推动氢能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自2019年起,丰田在中国全面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普及,从“产、学、研”各个领域持续扩大共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朋友圈,共同努力实现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本土化研发,生产符合中国客户所需要的产品。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在与学界合作方面,丰田与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在氢能、AI自动驾驶、综合研究、环境以及跨学科项目等方面开展共同研究。尤其是氢能方面,丰田发挥经验和优势,与专家学者一起开展前沿技术研究,积极探讨“适合中国的氢能应用”等课题,以此贡献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及社会课题的研究项目。

  今年,丰田与清华大学进行了“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第二期签约。双方计划在第一期的基础上继续在环境、能源、碳中和、自动驾驶、AI、氢能等领域开展研究。

  在本地化合作方面,丰田还与志同道合的中国企业一起,共同打造FCEV的发展基础,通过氢燃料电池的本土化研发和生产,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2020年8月,丰田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CRD”),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展能为构建清洁环保的移动出行社会作出贡献的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

  2021年3月,亿华通和丰田在中国成立推进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事业的合资公司,即“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CTS”)签订合约。

  今年8月20日,FCTS及FCRD新工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丰田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的燃料电池项目正式迈入新阶段,为了贡献中国碳达峰及碳中和的愿景,通过新质生产力的本地化努力,将进一步加快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投入速度,助力氢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此次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专用工厂的投产,不仅为丰田自身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燃料电池生产能力,更将直接带动京津冀地区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加速布局。通过丰田的技术引领,京津冀地区可以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投身于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迭代。同时,这也将促进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除了不断推进在华氢能事业发展,建立高水平研发与生产人才队伍已刻不容缓。高水平研发人才不仅可推动产业发展,高水平生产人才也将对产品品质提升,降低后期用户使用成本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

  2022年7月,是丰田职业教育专项基金成立的日子,在丰田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努力下,围绕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现代职业教育活动正式在中国多省启动。作为一家跨国车企,丰田高度注重在中国的人才培养,成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就是要发挥丰田自身在汽车领域的技术、服务等优势,切实为中国汽车产业培养售后服务领域人才,让学生、学校都能从中获益。

  事实上,丰田在中国开展制造人才培养计划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30余年间已投入资金2亿1365万元人民币,包括本项目在内的70601名学生带着满满的收获走出校门。如今,他们不仅仅活跃在汽车行业,还在各行各业中支持着中国制造的发展。

  如今,丰田凭借30余年氢能研发与应用经验推进中国氢能事业的同时,秉承“造物即育人”理念培养氢能领域本土化人才,注重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培养,不仅仅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工厂投产运营将有效提升研发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以及工人生产技能水准,为强化中国氢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机遇与挑战并存,氢能发展任重道远

  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氢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氢能相关企业的注册量递增,截至2024年7月,现存氢能相关企业近4000家。截至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经有27个出台了省级氢燃料电池产业规划。

  然而,就像新能源乘用车的普及、推广经过了多年的艰辛探索,氢能源要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要闯过数道关卡。例如,由于该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氢能在存储、运输等环节的成本较高。参考当初由于新能源乘用车成本和售价较高,对消费者、厂家发放补贴显著拉动产销,加速了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的成功经验。如今,为了鼓励下游用户使用氢能源商用车,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优惠政策,免收高速过路费就是其中一种。

  自6月1日起,随着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发文,内蒙古首个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正式实施,对在鄂尔多斯市境内行驶通过收费站的氢能车辆,在收取收费金额后,次月审核后返还全部通行费。

  作为全国重要的矿业生产地,鄂尔多斯当地商用车使用频率较高,免收氢能源车全部通行费能够显著降低车辆的运营费用,使氢能源商用车在与其他类型车辆竞争时,具有更强的成本竞争力。此外,山东、四川、陕西、吉林等地已公布氢能汽车高速免通行费政策的相关细则。

  而免除高速费后,氢能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将大幅度降低,相较燃油重卡已具备经济性。另外,这一成本的减少不仅增强了运输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能推动氢能重卡在行业内的快速普及。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氢能车还是以商用车为主,其高速过路费在运营总成本中占比可达到1/3。在不考虑补贴情况下,氢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明显高于同规格燃油重卡。

  截至2023年年底,国内共建成加氢站428 座,位居全球首位。但考虑到近年来公路运输蓬勃发展、氢能源商用车加快普及,加氢站的总量和分布仍有提升空间。

  与其他支柱型产业类似,氢能产业想要健康发展,必须跨越成本、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政策与市场等多重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推进,不少中外车企开始携手推动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丰田氢能源汽车成功服务北京冬奥会为例,社会大众对氢能的认识和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氢能基础设施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信息来源:丰田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