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访

中核集团首席专家王黎明:以自主三代核电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电力网
2022-03-11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对于核电发展而言,意义非同寻常。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国家应加快自主三代核电建设进度安排,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为什么应该加快核电建设?

  “首先是需求,国家发展经济一定要发展能源,能源是最核心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首席专家、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委常委王黎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环境角度来讲,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核电作为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应充分发挥其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确立基荷电源地位。”

  目前,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具备了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基础条件。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为标志,我国实现了核电技术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王黎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投运后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当地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

  他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充足的核电制造储备,为我国三代核电规模化、批量化建设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发电外,核电站还可以供热。每年供暖季,我国北方城市取暖的需求量很大,“现在建设一座核电站,除了发电外还可以供热。”王黎明告诉记者。

  2021年进入供暖季以来,北方有山东海阳,南方有浙江海盐,两大核电基地所在地相继进入核能供热时代。与传统热源相比,核能供暖可以显著减少污染排放,且保障供热的安全性。

  王黎明指出,“核电站与供暖用户间有多道回路进行隔离,每个回路间只有热量传递,没有水的交换,固有安全性高,对用户没有任何放射性危害。”他强调说,此外,在工业领域,石化、钢铁行业等需要广泛用到蒸汽,核能还可以制蒸汽。

  为此,王黎明建议,国家加快自主三代核电建设进度安排,协调地方政府推动核电厂址落实。确保核科技工业体系的技术、资金、人才储备,进一步提升核电在未来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贡献。

  为什么要发展自主三代核电?

  安全是核行业发展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从法律层面来看,《核安全法》已发布实施,《原子能法》正在加快推进,有望近期出台。

  除了在法律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外,相较于一代、二代核电站,三代核电站的固有安全性高。王黎明举例,“华龙一号”的安全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非能动是指不需要电力供应就能够发挥安全功能的系统。这一安全设计特征汲取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可以避免类似核事故的发生。

  王黎明介绍,他所在的中核集团满足WANO综合指数计算条件的22台机组中,有19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达到满分100,综合指数平均值达到99.51,创历史新高,运行业绩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除了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外,放射性污染是公众比较关心的话题。对此,王黎明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核电站,如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会发现,核电站所在地非常美丽。而在核电站建设之前,厂址周边大多是小村庄。随着核电站建设,这些村庄变成了城镇,当地居民生活得很好,没有发生放射性污染问题。

  核废料的处置问题也是目前影响核电发展的因素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相关代表委员建议尽快制定“放射性废物管理法”,以规范管理,确保长久安全。

  王黎明认为,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于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各国遵照执行。因此核废料处理处置是安全的,不会对公众产生影响。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来看,我国核电站运行安全有保障,核废物处理严格参照规定执行,且我国核电站建造技术、运行能力、核燃料的供应等条件成熟。

  因此,他建议,2030年前每年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自主三代核电机组8台左右,保持我国核电平稳、持续发展势头。

  “应该在各种场合做核科普”

  “我认为,目前阻碍核电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公众的恐核心理。”

  王黎明指出, 公众的恐核心理大多源自历史上国际发生的几次核电站事故,但要明确,如今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是得到保障的,不会发生类似事故。我们的科普工作就是要让公众了解到核并不可怕,从而消除恐惧心理。

  “从我自身来讲,参加会议或者出席活动,经常被问到关于核电站、辐射的相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核知识了解得少,因为不了解,甚至都没有弄明白它的原理,所以感到害怕。”王黎明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设立国家“核科学日”,让公众正确了解核、认识核、接受核。

  王黎明认为,核的应用非常广,未来将在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医疗防护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核科普我们要常做常新,应该在各种场合给大家做核科普,让大家了解核,支持核电发展。”王黎明说。(孙浩)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