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甘肃定西: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以及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中国电力网
2021-07-02
 来源:光伏们

6月30日,定西市发布《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积极拓展可再生新能源开发计划。1.加快推进风电存量项目建设。加大协调支持力度,围绕项目建设重点环节做好保障服务,加快推进通渭风电基地剩余105万千瓦风电项目于2021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全面建成通渭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全面完成安定区高峰2.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任务。


2.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结合太阳能资源条件、光伏发电发展布局、分布式光伏用地、电网接入等建设条件,开展通渭县整县、渭源县整乡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鼓励农光互补、畜光互补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升绿色示范村镇建设标准,实施“百乡千村”生态乡村示范工程。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定西经验。


3.规划建设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结合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通渭县的机遇,依托全市存量风电装机,拟以通渭县为中心,在安定、通渭和陇西3个区县规划建设多能互补扶贫示范性项目。


4.因地制宜发展城镇分布式光伏。倡导光伏建筑融合发展理念,支持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新建公共建筑安装分布式光伏,在新建的交通枢纽、会展中心、文体场馆、CBD中央商务区、工业园区等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示范。鼓励城镇居民在自有产权住宅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


5.全面推进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编制《定西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加快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干热岩等资源论证,合理确定发电装机规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序推进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以下是原文件: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实施意见

定政办发〔2021〕4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定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定西生态科创城筹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中央、省属在定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甘政办发〔2021〕40号),切实加快完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扣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撑,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资源优势与产业培育融合发展、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互促发展、产业规划与区域布局协同发展、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着力打造甘肃中东部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速、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结构更趋合理,动力更为强劲,发展方式更可持续,新能源发、输(配)、储、用、造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更趋完备,实现资源和产业融合发展。

拓展可再生新能源开发空间。加快存量风电项目建设进度,建成通渭百万千瓦风电基地。进一步挖掘风光资源条件,全面拓展可再生新能源开发空间。增强传统领域新能源产业链。重点打造风电和光伏设备制造、智能运维、咨询服务等传统领域产业链,产业附加值明显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补齐新兴领域新业态产业链。加快补齐氢能利用、新型储能等新兴领域产业链,实现自主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形成新能源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

延伸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展智能电网、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等重点领域网侧、荷侧上下游产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增加新能源输电通道产业链。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推进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强电力输送通道,提升新能源外送能力。


二、重点任务

(一)拓展可再生新能源开发计划。

1.加快推进风电存量项目建设。加大协调支持力度,围绕项目建设重点环节做好保障服务,加快推进通渭风电基地剩余105万千瓦风电项目于2021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全面建成通渭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全面完成安定区高峰2.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任务。

2.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结合太阳能资源条件、光伏发电发展布局、分布式光伏用地、电网接入等建设条件,开展通渭县整县、渭源县整乡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鼓励农光互补、畜光互补等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升绿色示范村镇建设标准,实施“百乡千村”生态乡村示范工程。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定西经验。

3.规划建设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结合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通渭县的机遇,依托全市存量风电装机,拟以通渭县为中心,在安定、通渭和陇西3个区县规划建设多能互补扶贫示范性项目。

4.因地制宜发展城镇分布式光伏。倡导光伏建筑融合发展理念,支持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新建公共建筑安装分布式光伏,在新建的交通枢纽、会展中心、文体场馆、CBD中央商务区、工业园区等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示范。鼓励城镇居民在自有产权住宅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

5.全面推进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编制《定西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加快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干热岩等资源论证,合理确定发电装机规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序推进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二)传统领域新能源强链计划。

1.逐步健全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在安定、通渭、陇西等县区和定西经济开发区布局风电装备制造业,加快风力发电机组、铸件、高端精密轴承、传动机械设备、液压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预应力锚栓等核心部件的落地生产。支持企业建设新能源技术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自主开发新产品、新装备,实现产品多样化、系列化。启动老旧风机退役更新换代应用,逐步开展风机叶片回收再利用试点。

2.加快补齐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积极引进光伏制造企业,打造以硅料加工、晶硅切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等为重点的光伏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促进形成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光伏产业链。

3.着力提升新能源智能运维水平。围绕无人机巡检、智能头盔、AR眼镜、清洗机器人、智能巡检APP等专业化信息化工具,建立清洁能源生产运营管理中心,建设智能电站管理系统,提升新能源发电能力。加大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力度,发展建设智能运维机器人制造,构建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光伏跟踪系统和能源互联运营管理平台,提升产业自动化水平。


(三)新兴产业新业态补链计划。

1.加快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加快培育储能电池应用,重点发展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等关键新材料产业,形成储能电池制造、储能装备制造、电池回收利用等为一体的生产基地。鼓励开展储能产业示范,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商业储能电站,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创新。支持组建新型储能发展创新联盟,打造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研发储能优化控制的安全智能运维系统。推动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等储能技术开展商业化示范应用。

2.发展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产业。开展定西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产业前景研究,编制《定西新能源材料(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项目建设、技术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延长发电玻璃上下游产业链,拉动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培养发展打造新兴战略产业。

3.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落地示范。加快开展氢能发展机会研究,培育氢能产业,加快推进电解水制氢试点,有序推动制氢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制氢、氢存储、氢运输、加氢站、氢燃料电池“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示范园。

4.创建“光伏+”应用实证平台。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综合利用模式,推动光伏治荒、农光互补、牧光互补,促进太阳能发电与生态修复、农牧业等立体化协同发展,积极创建“光伏+”应用实证平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推进户用“光伏+”,实现“光伏+”的综合生态效益。


(四)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延链计划。

1.发展智能输变电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围绕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点引进电力电缆、变压器、开关、电子式互感器等新能源汇集外送输变电设备制造商,推进高压输变电装备、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和智能配电网成套设备落地制造。发展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新能源优化控制、次同步振荡识别及抑制系统、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推进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发输配用各环节的系统集成。

2.培育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依托现有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碳纤维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硅材料、3D打印材料、电子级晶硅等产业。大力推进铜铝合金产业链延伸,开发高温合金、高端铜合金材料、特种电缆等,以及高铁、医用铝箔及航天航空用合金材料、铝焊丝等高端产品,补强补齐产业链空白薄弱环节,形成主导产品竞争优势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创新能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产业。

3.培育壮大大数据等新型用电产业。争取规划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大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积极打造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增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算力资源跨域调度服务水平。


(五)新能源电力外送增链计划。

1.提升电网系统调峰能力。谋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不断提升系统调峰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建设“风光+储能”多能互补项目,优化配套储能规模,充分发挥配套储能调峰作用,降低风光储综合发电成本。

2.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结合增量配电网建设,重点引进可调节负荷,开展新能源市场化并网试点,持续降低新增稳定负荷用电价格,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

3.积极落实电力外送通道。结合新能源资源禀赋和省内外送条件,积极开展清洁能源外送通道连接规划研究,提升电力外送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工作专班负责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实施产业链挂图作业,建立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动态管理产业链图谱和项目库,推动产业发展重点任务和责任落实。定期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议,研究解决新能源产业链产业培育和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

(二)加大招商合作力度。围绕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储能电池等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推介,建立产业目录和项目清单。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积极承接中东部新能源产业转移,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链。

(三)强化要素保障。优先保障新能源重大招商项目所需用地,积极协调为风光电项目办理电网接入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入驻园区企业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供给,保证按期接入。积极探索开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示范,持续降低用电成本。

(四)加大人才和科技创新支持。支持产业链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享受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对高层次人才公寓、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优先支持“链上”企业申报科技奖补资金,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学研用平台。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推进产业链企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06月30日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