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要闻

中信证券:火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光伏风电接力增量需求

中国电力网
2021-03-02
 来源:中信证券

2060年碳中和,是中国融入新时期全球产业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决策,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非化石能源将首次成为能源增量的主力军,能耗“双控”、碳交易及绿色金融是重要政策抓手。投资机遇:电力方面,火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光伏和风电接力增量需求;工业品方面,限产或为主要方式,供给侧改革再现;化石能源方面,煤、油、气先后达峰,过程中价格承压;新兴领域方面,新能源车、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机遇广阔。

▍实现碳中和的坚定决心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

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在于使占85%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变。我们预测2060年的中国将有以下变革:第一,借助光伏、风电装机增长,电力系统将实现完全脱碳;第二,氢能源将实现全面商业化,特别是在航空等领域;第三,钢铁、建材、交通等能源消费部门,将进行大规模的电动化和氢能化改造;第四,碳捕捉是实现雄伟目标的关键拼图。

▍预计2030年中国碳排放将达到116亿吨的峰值,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里程碑。

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将首次成为增量能源需求的主力。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既是时间的承诺也隐含了峰值的约束。预计从2020-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增长20%;非化石能源是满足这部分增量需求的关键,占一次能源比重将从16.4%上升到26.0%,其中光伏、风电潜力最大;化石能源占比将从83.6%下降至74.0%,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耗总量分别于2025年、2030年和2040年达峰。

▍履行庄严承诺,需要全面而有力的政策落实,能耗“双控”、碳交易与绿色金融将是三大主要抓手。

第一,能耗“双控”是直接的行政手段,“十四五”规划中有望明确各地方目标。

第二,碳交易是核心市场调节机制,全国交易市场已经成立,电力行业率先纳入履约周期,其余七大高耗能行业预计于“十四五”期间纳入。采用基准线法分配碳排放配额的方式,将促进高耗能的落后产业出清。

第三,绿色金融是重要的配套支撑,规模已超12万亿,将通过融资成本的调节,促进企业减排;特别地,绿色产业基金或将复制集成电路“大基金”热潮。

▍投资策略:

电力格局展望:火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光伏风电接力增量需求。光伏、风电装机增长有望进入二次爆发阶段,从补充性能源升级为主要增量能源形式,储能与氢能开启商业化应用。

火电:由于调峰更为灵活,2030年之前火电装机绝对量仍有增长,但规模迎来触顶且增幅有限,2030年后开始逐步退役。

光伏、风电:发电成本持续下降,2021年进入平价元年。预计光伏和风电“十四五”期间年均装机为73GW和34GW,“十五五”为109GW和51GW。

储能:光伏、风电发电不稳定带来储能调峰需求,中性预计未来10年国内新能源发电侧配储容量达130GWh,锂电或为主要技术手段。

氢能源:或将率先在交通领域应用,待光伏、风电发电成本降低后大规模推广。

工业品生产展望:限产或为主要方式,供给侧改革再现。2020年碳排放总量中,钢铁21.1亿吨、水泥13.9亿吨、玻璃0.4亿吨、电解铝4.3亿吨、电解铜0.4亿吨,电解锌0.2亿吨、电解铅0.03亿吨。钢铁、建材、电解铝等碳排放重点行业或将通过限产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相关商品价格有望得到提升。

钢铁:预计粗钢产量2023年见顶(未考虑可能的限产影响),此后产量温和下降,2030年粗钢产量达到9.95亿吨,同时电炉炼钢工艺逐步替代高炉转炉,吨钢能耗明显降低。

水泥:预计未来3-5年产销量稳定在22~23亿吨左右,到2030年降为17亿吨,供给侧限产能或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玻璃:预计2030年前产销维持在10亿重箱左右的水平,通过提升窑炉规模、推广节能技术、采用清洁燃料,单位重箱碳排放有望下降至30kg以下。

有色金属:预计铝、铜、锌、铅等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在2025年前后见顶,带动整体能耗见顶,碳达峰下成本抬升支撑价格上行。

化石能源需求展望:煤、油、气先后达峰,过程中价格承压。从消费量看,预计煤炭2025年达峰、石油2030年达峰、天然气2040年达峰,在需求达峰值后相关产品的价格或将逐步承压。

煤炭:随着节能减排强化和经济结构转变,预计煤炭消费将从2020年的28.2亿吨标煤降为2030年的26.3亿吨标煤,占比从57%降为44%。预计供给侧收缩速度慢于需求侧,企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价格中枢承压。

石油:预计国内原油需求量从2020年的9.4亿吨标准煤小幅增长到2030年的10.9亿吨标准煤,占比从19%降为18%,成品油需求将持续下降。

天然气:天然气是单位能量碳排放最少化石能源品种,未来有望替代煤炭成为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预计需求量从2020年的4.0亿吨标准煤增长为6.8亿吨标准煤,占比从8%上升为11%。

新兴领域机遇:新能源车、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机遇广阔。随着清洁能源占比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此外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也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新能源汽车: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预计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400万辆,渗透率40%,电动车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左右。

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材料:低碳技术路线和清洁能源相关材料有望获得长远发展,重点关注热塑性弹性体和太阳能背板。

▍风险因素:

经济增速下行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