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胶膜市场大致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由龙头企业福斯特领衔,市占率多年超过50%;第二梯队海优新材、斯威克,第三梯队包括天洋新材、明冠新材、赛伍技术等,行业集中度高。
近日,福斯特公布了公司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88.77亿元,同比增长46.82%,实现归母净利润15.79亿元,同比减少28.13%。
公司2022年毛利率同比减少10.08个百分点至15.58%,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及主要原材料即树脂采购价格上升所致。在光伏胶膜的成本构成项目中,直接材料本期金额达132.58亿元,同比增长69.78%,占总成本比例为93.18%。
海优新材年报也显示2022年公司净利同比大幅下滑;斯威克新材料2022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63.72亿元,同比增长65.78%;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7.96%;二者与福斯特盈利趋势一致。
到2023年,福斯特出货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光伏胶膜出货量同比增长64%至4.61亿平。另外,在今年2月,包括福斯特、深圳燃气等多家胶膜公司已上调产品售价。
同时,EVA市场价格也处在相对低谷位置。隆众资讯表示,目前EVA市场硬料价格维持在14500元/吨,相较2021-2022年的集中价格价差达到3500-9000元/吨。在原材料价格维持低位的背景下,福斯特虽仍有部分高价原材料库存但整体盈利能力已有显著改善,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3亿元,同比增长26.48%,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7.46%,环比增长706.42%。
纵览光伏胶膜上游产业,集邦咨询预测,2023年光伏EVA粒子需求约179.7万吨,全年供应量约178.5万吨,并称从辅材端看,2023年EVA粒子供需偏紧。光伏胶膜市场规模虽在不断扩容,然而光伏级EVA粒子工艺难度大,产能爬坡时间长,整体供给相对偏紧的态势有望维持至2024年。据索比咨询最新数据,近期EVA市场成交气氛较差,终端需求偏弱;贸易商出货阻力较大,让利促销,市场价格倒挂明显。
随着下半年N型组件产能释放,POE胶膜需求逐渐提升,供需偏紧态势将加剧。中金公司此前预计2022/23/24年光伏POE的需求量分别为15/23/41万吨;考虑到光伏领域需求的持续增长,但2023-24年全球范围内POE的新增产能较少,预计POE供应有望持续紧张,POE价格和盈利有望继续提升。第三方机构PV Infolink表示,辅材料如双面组件的POE胶膜等的供应在需求旺季时可能无法跟上硅料及组件的大规模的增产而出现暂时性的短缺。
从采购方面讲,光伏级POE粒子均由海外粒子厂商供应,采购周期长、难度大,并且国内研发及产能释放能力有限,2023年POE粒子采购压力将大幅增加。
因此,从光伏胶膜企业角度看,构建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步。如福斯特,其原材料主要从海外大型石化企业进口,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约为69.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1.58%,并且在2022年,公司前五名供应商中有3名为新增供应商,分别占采购总额的9.09%、5.93%、5.84%。
民生证券介绍,陶氏化学宣称2023年提供20万吨POE粒子给福斯特,4万~5万吨给赛伍技术,剩余分给其他厂商;祥邦科技基本包断三井的POE粒子供应;海优新材的POE粒子主要来自LG化学。未来1-2年,具备POE粒子保供能力的胶膜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4月26日,海优新材宣布将与陶氏中国在POE树脂开发及POE产品稳定供应上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
再结合下游,光伏组件封装需求强烈,市场热点N型技术对光伏胶膜产品提出了全新的、差异化的封装要求。光伏胶膜企业也在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如福斯特实现210大尺寸组件、N型TOPCon等高效电池所需胶膜的共线生产,并同步扩产,公司一季度宣布拟向嘉兴福斯特增资1.5亿元,该子公司为年产2.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的实施主体,项目建设周期3年。
绿康生化、海优新材、斯威克等公司亦纷纷扩产。今年1月绿康生化披露拟在海宁市黄湾镇投资建设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项目总投资60亿元,全部达成100条胶膜生产线后,年销售额将达100亿元,税收2亿元。
海优新材近年来接连发布扩产公告,在盐城、泰州、平湖等地投资建设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今年公司继续发布定增预案(修订稿),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1.36亿元,主要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光伏封装胶膜产品,着重新增白色增效EVA胶膜及POE胶膜产能。
斯威克也公布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13.64亿元新建年产4.2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项目。4月深圳燃气在互动平台表示,控股子公司江苏斯威克在盐城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新建年产4.2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一期的项目已经如期正常开工,预计可以按计划投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