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财经

“造车新势力”入局 新能源车险“群雄逐鹿”

中国电力网
2022-01-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保险领域迎来一重磅“玩家”。继特斯拉之后,近日蔚来也涉足保险经纪领域,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该公司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业内人士认为,车企进入新能源车险市场是对保险公司的挑战,同时是险企加速改革新能源专属车险的机遇,险企需要回归车生态中,精准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入局者增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安徽合肥,经营范围包含保险经纪业务、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兼业代理业务等。

  事实上,不少车企此前已涉足保险行业,有传统车企,也有新能源车企。比如广汽集团等发起成立众诚汽车保险、上汽集团等成立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售公司、小鹏汽车成立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公司。2020年8月份,特斯拉亦在上海成立保险经纪公司,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2021年10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推出UBI新型车险产品(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保险,基于车主个体驾驶数据定价而非传统保险依赖的大数法则)。马斯克称,有可能在2022年将该车险业务进一步扩展。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葛玉翔认为,车企在新能源车险市场优势明显,包括新能源车企可以简化新能源车理赔流程、车企可以设计出风险和理赔更匹配的创新性车险产品、新能源车企对新能源汽车销售场景形成垄断,“新能源汽车直营汽车模式的兴起使得车企直接接触新能源车险的购买人群,从而直接获取购买新能源车险的车主信息。”

  “车险具备刚需属性及黏性,是服务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成为车企服务车主的入口。在当前去中介化以及新能源汽车‘人、车、厂’关系重构的背景下,车企有望在直销模式以及汽车网联化的基础上直面终端消费者,未来车辆交付仅是车企创造价值的起点,后续以车险为服务抓手,车企能够开拓更多车后生态、车主权益等服务体系。”《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做出了以上判断。

  车企存三大挑战

  2021年12月27日,上海保险交易所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并首批挂牌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等12家财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为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落地服务提供支持。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自新能源车险上线后,部分新能源车险涨幅较明显。北京地区某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近期新能源车险上涨的原因,一是保险公司缺乏对新能源车的原始定价数据,出于经营效益的考量,初始阶段定价可能偏高;二是部分新能源车技术不成熟,事故发生率高,赔付率高,多数车险公司出于成本考虑,会提高定价;三是新能源车的配套设备费用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赔付成本。”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新能源车保险推出是很好的事情。但成本增加偏高,可能新能源车省下的油钱要去交保险,导致购买新能源车似乎不划算,形成‘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不利于新能源车推广。因此车企要建立自己的保险品种,行业要有更精准的保险测算,国家也要支持保险费用的合理补贴。”

  从这个角度来看,车企入局车险是大势所趋,不过挑战仍存。《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指出,无论是传统大型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入局车险行业将面临诸多痛点。首先,车企为开展车险业务获得必备的经营牌照存在一定难题;其次,直销模式要求车企必须具备功能完善的线上系统,不仅建设成本大、时间周期长,而且与险企系统对接复杂。再者,车险具备属地化特征,全国范围线下服务网络是其保证用户服务的触角,需要长期积累。

  紧密合作走向共赢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具有较高的增长确定性,因此引来“群雄逐鹿”。车企也好,险企也罢,当下在车险领域若要“共赢”,最好的方式便是合作。

  “无论是百年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不具备车险行业经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跻身车险赛道,更不用说现在汽车销售战犹酣,精力有限。” 《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建议,车企若想抢占车险市场先机,还需与具备能力的服务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在葛玉翔看来,线下线上车险业务系统搭建所需的高昂成本使得大多新能源车企仍会选择和保险公司合作,保险公司需要在把握现存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的同时,在关于如何划定理赔标准、车险定价等新能源车险问题上,与车企、电池厂等利益方协同确定定损标准,培养定损人才;通过与新能源车企、出行平台等多方共享数据,从而降低赔付率、减少保险欺诈,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