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欧洲陷入能源危机 美国趁机巧取豪夺

中国电力网
2022-10-31
 来源:新华社
浏览: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郑昊宁 惠晓霜)“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美国经济。”《华尔街日报》日前一篇报道的标题直击现实。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洲国家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反噬效应愈加清晰显现,能源供应短缺引发生产成本高涨、物价飙升,企业经营和民众生活困顿,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则乘虚而入,不仅以高价向欧洲国家兜售能源,还把欧洲企业吸引到美国,试图借能源危机捞取最大利益。面对这样的“盟友”,欧洲忧虑和不满日益加剧。

  欧洲苦撑 美国渔利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洲与美国一道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的反噬效应令不少高度依赖俄能源的欧洲国家深陷危机。近段时间以来,欧洲能源密集型行业遭受冲击尤为严重,许多企业因生产成本高涨不得不减产乃至停产。

  9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一家餐馆悬挂着充气人偶和写有“账单已到!”字样的纸牌。受欧洲能源危机影响,意大利民众的能源支出普遍上涨。(新华社记者金马梦妮摄)

  最近,全球最大锌冶炼企业之一比利时新星公司位于荷兰的工厂停产,荷兰最大铝业制造商代尔夫宰尔达姆科铝业公司同样宣布停产,法国最大铝冶炼企业敦刻尔克铝业公司宣布将削减产量超过20%。欧洲铝业协会已发出警告,能源成本大涨可能给欧洲铝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据业界估算,欧洲粗钢产能过去数月闲置率接近10%;铝和锌的生产减少约50%;化肥行业产能削减约70%。

  面对能源危机,多个欧洲国家在出台措施节约能源的同时,一面加大从俄罗斯以外地区进口能源,另一方面迫于成本压力转移产能。“碰巧”的是,上述措施的受益者都是美国。

  能源出口方面,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路孚特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出港货船装载的液化天然气达630万吨,其中近70%被运往欧洲。据欧洲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可赚取超过1亿美元利润。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今年二季度利润达17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远超去年同期的46.9亿美元。

  产能转移方面,德国《商报》报道,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近期就吸引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荷兰化肥公司OCI大幅削减在欧洲的氨产量,投资数亿美元扩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的工厂。全球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也宣布削减德国两家工厂一半的产量,计划扩大在得州的业务。

  巧取豪夺 引发警觉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眼下正将“欧洲之危”变为“美国之机”,从中攫取利益。

  美国是全球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与俄罗斯在欧洲市场有竞争关系。有政治分析师认为,美国制裁俄欧“北溪-2”天然气项目不是为了帮助盟友,而是为了卖出昂贵的美国天然气。法国总统马克龙在10月中旬的欧盟峰会后曾抱怨,美国卖给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在其本土市场卖价高3至4倍。

  此外,《华尔街日报》分析,钢铁、化肥等企业把生产迁往美国,美国政府政策的诱导起到重要作用。《纽约时报》文章说,当下“只是美国再工业化和经济复苏的开端,因为欧洲的工作岗位大换血才刚刚开始”。美国制造业正经历反弹,企业“岗位正蓬勃发展,就像20世纪70年代一样”。

  还有分析说,美国今年8月生效的《通胀削减法案》或加剧欧洲生产萎缩的状况。该法案为促进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生产提供大量激励措施,包括高额补贴。欧盟官员担心,美国的税收减免将令欧盟处于不利地位,并且促使企业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克劳斯·恩斯特认为,德国经济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可能成为输家。

  欧洲财富和企业生产活动流向美国的情况已引起欧洲警觉。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警告:“欧洲正经历大规模去工业化的风险。”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也批评美国经济霸权,主张双方建立“更加平衡”的经济关系。

  一些经济学家和行业人士警告,当下情况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包括一些企业可能不会把生产重新转回欧洲。德国拜尔公司高级主管马蒂亚斯·贝尔宁格说,企业一旦决定在一个新地方投资,国家很难再要求企业回头,企业的决策是着眼几十年的时间跨度。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一篇题为《美国如何摧毁欧洲》的文章评述,欧洲与美国合作对俄罗斯制裁,“反而导致欧洲衰落”。该网站另一篇文章将美国称为“帝国资本主义”,并指出美国“通过剥削其他国家来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欧洲的真正敌人是美国”。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