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许启金委员:科学谋划碳中和目标下电力保障方案

中国电力网
2021-03-09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您提出了有关碳中和的提案,这是个热点话题。您对碳中和是怎样认识的?

许启金: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预计未来我国及安徽能源供给和消费将发生重要变化,对电力供应安全提出新的挑战。结合安徽省能源发展实际,我认为,应该科学谋划碳中和目标下的中长期电力安全供应保障方案。

碳中和不代表发展减速。“十三五”期间,安徽用电量年均增长8.2%,超过全国均值约2个百分点,预计“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总量将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电力需求增速将保持在7%以上的水平。在碳中和进程持续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的情况下,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从当前的27%提升到2050年的50%,成为能源消费的绝对主体,中长期增长动能依然强劲。

碳中和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清洁发展与电力保障、系统安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推进碳中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电力供应保障及系统安全。另一方面,跨省跨区输电、本地电源建设等电力供应保障措施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比如,目前全国跨区跨省年输送电量超过100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已超过40%。又比如,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具有优良的调峰性能,改造成本低于抽水蓄能、储能电站等其它系统调节手段。

记者:在碳中和的有关提案中,您提出了哪些具体建议?

许启金:我的提案是《加强碳中和目标下安徽中长期电力安全供应保障》。在碳中和实施进程中,安徽电力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预计“十四五”新增发电装机中新能源占比将超过60%,但是电力平衡无法与其体量相匹配。按照目前规划中确定的电源建设方案,预计至2025年安徽电力缺口将达到近2000万千瓦,而相应的保障方案尚未明确。此外,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其装机占比在2020年春秋季已超过50%,导致电力系统安全压力进一步增加,需要加强灵活性电源建设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我提出建议,坚持内外并举,合理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和支撑性基础性电源项目的规划建设,并同步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能源生产消费清洁化水平。

一是将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作为统筹东西部能源资源、实现全国及安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建议国家在支持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过程中,将山西、陕西、甘肃等至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纳入国家能源电力中长期规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投运1条,且配套新能源年输送电量比例不低于50%,保障西部电力送出和长三角地区电力供应。

二是将清洁高效坑口电站建设作为保障安徽及长三角电力安全供应和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强支撑。建议国家充分考虑安徽的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支持安徽因地制宜采取风、光、煤炭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推动风、光、火一体化发展,从而发挥清洁高效坑口电站作为“调节器”和“稳定器”作用,进一步拓宽本地新能源发展空间和提升大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记者:在今后的节能降碳政策方面,您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许启金:我希望今后能够制定更加精准的节能降碳政策,统筹考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地区发展阶段和功能定位差异。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韧性不断彰显,但各省市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江浙沪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进程基本完成。相比而言,安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程度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用能量与全国和江浙沪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短期内仍将保持强耦合关系,在经济较快增长预期下,安徽5~10年内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对能源双控和碳排放强度考核将趋严趋紧。按照当前能源双控制度和碳排放目标对各省单独考核方式,安徽省未来做好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满足节能降碳目标之间平衡压力将显著增大。

记者:从安徽的现状看,应如何立足区域协调发展制定更加精准的节能降碳政策?

许启金: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安徽建设两淮大型煤炭基地,依托两淮煤炭基地建设清洁高效坑口电站,保障长三角地区供电安全可靠。

在全力承接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同时,安徽省也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省份承担了隐形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2019年,安徽省煤炭消费量不降反增,未能达到“十三五”煤炭消费减量目标要求,这与皖电东送等项目煤炭消费量计入安徽省煤炭消费考核有直接关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安徽将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承担更多的隐形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进一步加剧安徽节能降碳方面劣势地位。

我建议,今后应在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下,以一体化思路和差异化理念完善能源双控制度等节能降碳政策。国家层面分解能源双控和碳排放强度目标时,需强化区域整体总量管控,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地发展定位差异和实际增长需求,科学界定各地节能降碳责任并合理分配目标任务,并对安徽等区域内欠发达和发挥能源保障作用地区给予倾斜支持。同时,完善长三角等区域生态保护及污染治理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区域节能减排生态补偿、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强化区域环保合作与生态共保。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