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力朋友圈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记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土耳其胡努特鲁煤电项目“中国通”古尔汉·阿特立

中国电力网
2022-03-04
 来源:中国能建

  古尔汉·阿特立,作为项目最早一批加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土耳其胡努特鲁项目部的土方员工,三年多来,他从一名转行的英语老师成为项目上独当一面的土籍管理骨干,从一个听不懂中国话的本地“老土”到项目中为数不多的“中国通”;他同项目部一起经历三载风雨,敢抓敢管,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深受中土员工欢迎;他熟悉中土文化,善于协调各方关系,搭起了中土友谊的桥梁纽带。

  老家旁的中国电厂

  苏姑组村坐落在伊斯肯德伦海湾附近的小山丘两侧小凹地里,四周丘陵环绕,年轻人多在外发展,村内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孩童。留下的年轻人大多也是以农业种植和放牧为生,长年没有工作。没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村子如同一位老人,步履蹒跚。

  201910月,在省城阿达纳教书的古尔汉听到了一则消息,地中海畔伊斯肯德伦海湾边,他的老家附近将要建设一座电厂,一个念头疯狂的在他脑海里滋生,“要回去”。从一座小山村出来的他知道,电厂的开发建设需要建设周边道路,在当地采购水泥、钢材等原材料,建设过程中需要雇用大量劳动力,能显著改善就业状况,后续开发建设运行,能持续释放经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古尔汗说:“中国企业就是块蜜糖,吸引着周边的人,因为我从这山村走出去,我读过大学,所以我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消息,我很幸运,但是我的家人、兄弟和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他们却远走他乡,干着繁重的活,拿着微薄的工资,所以我必须做点什么。”“要回去”,古尔汉在心里默默重复道。

  项目上的友谊桥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同于其他土耳其人,因为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外面的世界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古尔汉能够很快融入这个项目群体并能很快的接受一些中国的文化和管理模式,20191224日,古尔汉正式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作为土籍员工人事经理,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却不仅仅是局限于管理土籍员工,项目建设之初,每次国内来人古尔汉都要随车辆去接机,帮助协调机场海关各方面的关系,确保了来土建设者们能顺利过关。由于工作琐碎事情较多,经常因协调中土员工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加班加点,即使是节假日也大多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一点也获得了中土员工的一致好评。

  2020年初,一场全球性的疫情席卷而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境外疫情形势,少数属地员工考虑到家庭原因离开现场,而绝大多数员工主动选择留下,古尔汉正是其中之一。起初,属地员工比较抗拒戴口罩,古尔汉和项目领导沟通后,自发行动,当起了志愿者,发放当地语言的宣传手册,专职劝导员现场流动式宣讲防疫知识,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同时和住在项目现场的土籍员工聊天、谈心,把土籍员工的心,稳在了现场,古尔汉说“多亏了公司因地制宜、提前响应,果断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并免费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口罩及宿舍,让我们可以放心地投入工作之中,我也想力所能及地帮项目部做一些事情,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快度过难关!”

  基于古尔汉的语言水平,会土语、会英语还会一点点的中文,所以跟谁他都能聊上那么两句,碰到爱聊天的中国同事时,也能在一起开开玩笑,如果说在土耳其员工里谁的中国朋友最多,那肯定就是古尔汉了。2021年,在一起吃中国年夜饭的时候,古尔汉说,我来这里工作两年了,我很喜欢中国,更喜欢中国朋友,但最喜欢的还是中国饺子。

  心底里的希望之光

  “我希望中国企业在这里越来越好,永远待下去。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每次给土籍员工开会的时候,古尔汉都会这么说,“这个好处我们都有体会。刚开始附近两三个村的人口加起来不到300人,现在有近千人,还有很多来这里做生意的。原来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现在晚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所有一切都焕发出新生机”。正说着,项目部的翻译过来喊道“古尔汉,有记者要采访你了,快点跟我去码头”,古尔汉连忙应了一声,跟着翻译来到了码头的海边沙滩上,原来是央视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古尔汉,就作为“本地人”介绍下电厂建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变化,古尔汉欣然答应。“土耳其胡努特鲁煤电项目扭转了用电难得问题,带动了经济发展……”在古尔汉流利的英语介绍下,拍摄一遍通过。

  “可以呀,一遍通过,有当男主角的潜质!”翻译在一旁打趣道,古尔汉笑了笑,“我只是说了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顺着古尔汉的视线看向海上,日暮西沉,落日余晖斜铺过海面照在了他身上,立体的五官加上络腮胡子,宛若从好莱坞走出的明星一般,他是这座现代化电厂名副其实的形象代言人……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