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阅读

未来光伏怎么干?

中国电力网
2020-08-10
 来源:能源100

  2020年8月7日,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在上海召开。

  开幕式上,上海市政府负责能源相关领导,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国际绿色能源(上海)创新中心理事长、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创新联盟主席石定寰教授、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GGEIC)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朱共山、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联合主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高纪凡、本届光伏科学家大会主席、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SERIS)所长Armin ABERLE教授、国家应对气候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和工程技术院院士、上迈(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上任主席David RENNE教授等光伏界泰斗,以及来自全球政界、行业界、学术界、产业界、金融界、传媒界、国际分析机构等相关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光伏市场发展趋势和方向。

  石定寰:光伏业后续回暖

  石定寰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第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不到4GW,第二季度以后在逐步回升,达到7.55GW,三四季度将继续回升。由于新冠疫情,国内经济活动受到显著影响,也为国际市场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石定寰表示,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光伏是推动能源转型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最大的光伏生产国。不仅规模保持在全球第一的位置,全产业链各环节,产业在不断提升,效率也在不断增强。石定寰指出,在应用方面,如今光伏在大型地面电站,已经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很多挑战。首先要积极贯彻“能源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发展不断降低化石能源比重。

  协鑫朱共山:光伏产业将上演“二次起跳”

  如今,光伏电站单瓦造价已降到4块钱以下,光伏发电“一度电一毛钱”也不再稀奇。“光伏‘平价上网’之后的下一站,是‘低价上网’,然后是清洁替代”。朱共山如是说。

  他认为,未来,光伏+储能是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和中坚力量。“在未来五年,单是中国的光伏+储能,很有可能将实现每年2000-4000亿美元的出口创汇能力。”这位光伏大佬还预测称,放眼“十四五”,光伏产业将上演“二次起跳”。“特别是把光伏放置在综合能源、泛能产业的大背景下发展,打造‘泛能产业’光伏联合体,让‘泛能联合经营体’和光伏产业项目分别成为‘航母舰队’和‘舰载机群’。他说。

  天合光能高纪凡:决不能再一味追求产能扩张

  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表示,随着中国光伏产品的产能、产量和应用在全球占比越来越高,我们肩负重任,并且任重道远,要为全世界向无碳能源转型做出领军者的贡献。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光伏行业应该是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生态圈,唯有开放的技术创新才能拓宽增长边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前不久由数十家企业共同参与组建的“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就是一个致力于协同产业链资源、构建新一代光伏技术的行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家企业怀抱开放的态度,通过合作共赢模式,协同产业链的优势资源,打通研发、制造及应用等核心环节,共同实现共创共赢新格局。

  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我们决不能再一味追求产能扩张,而要加强提升品牌竞争力,通过全流程管理,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价格竞争走向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中国光伏从产能产品的主导者走向利润不断提升的市场主导者。促进光伏行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不断提高企业全球化管理水平。未来市场份额将向技术领先、管理卓越和全球化布局领先的企业集中。我们企业要顺势而为,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引导下,巩固和提升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化解贸易争端,倡导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为促进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四、不断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以5G、大数据中心、充电桩、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发展,与此相伴,光伏产业与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工业互联网以及5G等技术深度将融合,深化光伏智能制造、开展数字化经营管理、推动客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等必将是智慧能源时代的新趋势。

  李俊峰:“十四五”新增能源以清洁能源装机为主

  俊峰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发展问题,它是人类文明与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又一次升华。

  他提出,气候变化的本质是把发展放进环境的笼子里面,发展不要突破生态的空间,这一点是规范全球的发展和保护秩序。李俊峰指出,2020年,煤炭占比将继续下降,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十四五”新增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周孝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主要途径

  周孝信院士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以非化石能为主的电源结构,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途径。

  关于电源未来发展,周孝信提出三点建议:一、坚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的目标不动摇。保证国家战略规划2020年5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15%;2030年6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20%目标的实现,对此电力发展的责任重大。

  二、坚持电源结构绿色转型的方向不动摇。非化石能源电力提供90%以上一次能源中非化石能源的份额、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支撑。除继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外,核电也应有适当较快的发展。

  三、坚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电能需求的目标不动摇。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日益增长的追求、网络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化石能源电替代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对电能需求的更快增长,未来全社会人均用电量和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等指标可能发生改变。

  李振国:到2050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5000GW

  第十四届SNEC开幕会上,隆基股份创始李振国作了题为《光伏+储能:人类未来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应对气候问题的有力武器》的致辞。他认为,“光伏+储能”是人类未来的能源终极解决方案,同时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

  同时,李振国还预计,到2035和2050年,中国地区发电成本会比当前分别下降50%和70%,达到0.20元以内和0.13元的水平。

  发展路径上,到2025年,中国光伏将启动加速部署;2035年则是光伏规模化部署的关键时期;2030年,中国光伏年增新装机容量将达到200GW;到2050年,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GW,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0%。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