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阅读

姜士宏:煤机改造亟需合理的投资成本回收机制

中国电力网
2022-07-18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浏览:

  在能源转型多目标平衡的重大命题中,如何利用好规模庞大的存量火电资源是破题的关键之一。开展煤电“三改联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国煤电“三改联动”典型案例和技术推介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指出,“‘三改联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煤电行业可以借此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带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整个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进而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三改联动”对于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对于近年来深陷亏损窘境的煤电企业而言,推动机组改造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2022年,煤电改造升级规模将超过2.2亿千瓦,而改造项目缺乏有效回收机制等制约改造开展的重要问题仍有待破解。针对当前“三改联动”中存在的痛点与难点,本刊记者专访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姜士宏。

  姜士宏指出,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意义重大,国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实施“三改联动”的总体要求,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等协同推进。

  “联动”的宏观与微观视角

  根据相关统计,2021年全国完成节能降碳改造1.1亿千瓦、灵活性改造6380万千瓦,供热改造6830万千瓦,总计超过2.4亿千瓦。姜士宏表示,今年继续开展2.2亿千瓦煤电改造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但十分有必要。

  一方面,“十四五”以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增长迅速,发电装机结构的变化使得电力系统对煤电机组的支撑能力要求更高。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风电装机容量已接近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接近3.3亿千瓦,同比增长24.4%。另一方面,提高电力热力供应保障能力、稳定用能成本,是能源行业支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且加大“三改联动”实施力度,也将直接带动投资,稳定经济形势。

  实际上,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多年来一直持续开展,但在“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煤机改造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任务。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三改联动”这一概念。从宏观层面来看,“三改联动”的本质是为了确保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可持续、低碳化供应,煤电仍需长期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在此前提下,煤电通过节能改造实现碳减排,通过供热改造实现对小锅炉等分散性低效率高排放煤炭消费的替代、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发展和民生对低成本可靠供热的需求,通过灵活性改造实现更强的电力系统支撑能力、促进大规模新增新能源电源的消纳。因此,“三改联动”是国家和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和有效举措;从微观层面来看,实施“三改联动”有利于煤电厂提升和丰富自身价值,更好地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长期存续目标。姜士宏表示,机组的三类改造相互关联,需要统筹考虑改造方案的综合性影响,尤其同一台机组实施多项改造时,要合理协调改造内容和目标。

  姜士宏认为,尽管“十四五”前两年合计改造规模有望超过4.6亿千瓦,达到6亿千瓦总体改造目标的75%以上,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先易后难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预计后续继续推进节能改造和供热改造的空间将不断缩小,实施深度灵活性改造的技术难度也更大,未来持续推进“三改联动”工作面临的都是硬骨头,挑战将更加艰巨。

  经济可行是决策改造的重要条件

  去年以来,煤电企业由于煤价上涨等因素出现大面积亏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去年,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电力央企保供,煤电业务亏损了1017亿元。尽管国家煤炭增产保供限价政策措施效果明显,但今年以来电煤价格总体仍呈高位运行态势。中电联《2022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一季度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1300亿元左右。燃料成本大幅上涨,涨幅远高于煤电企业售电价格涨幅,导致大型发电集团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煤电企业持续大幅亏损,部分企业现金流异常紧张。

  当前,资金不足成为制约煤电改造规模和实施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支持煤电企业开展“三改联动”等工作,国家层面已协调推出了金融支持工具。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利率较为优惠。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2000亿元,明确将用于清洁高效煤电建设、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等;碳减排支持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主要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三大领域,明确将系统能效提升等列入支持范围。“上述金融支持工具直接面向电力、煤炭等关键行业,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向相关领域提供优惠贷款。应该说,从可用于支持煤电改造的资金总额来看,是基本能够覆盖‘三改联动’的初投资需求的,且贷款利率较为优惠。”姜士宏表示,“不过,低利率的贷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煤电机组实施改造的经济性,但改善效果有限。未来仍需在财政、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机制。”

  此外,经济可行是煤电企业决策实施改造的重要条件,而经济性的根本在于投资回收模式和机制。站在系统的角度,相关投资以及新增的运行成本,最终都是要全社会来承担的。但目前,煤机改造的政策机制不够完善,煤电企业的改造成本缺乏可靠的疏导途径,如火电灵活性改造核心经济驱动力在于调峰辅助服务费用的影响,各地调峰服务标准差异明显,且用于补偿的资金池愈发捉襟见肘,导致煤电改造积极性也各异;北方民生供热改造的投资回收受煤价上涨影响大,供热价格难以传导,以上种种因素都将对企业推动机组改造的意愿产生影响。

  统筹部署机组改造与电力保供

  “三改联动”是一项全国性工作,涉及范围大,当前电力保供仍是行业内的重点任务,在推进机组改造过程中尤其需要统筹把握改造进程与保供需求。

  在“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开展三项改造的总规模达6亿千瓦,涉及机组多,改造规模大,占我国煤电装机、总电力装机中的比例均十分可观。“由于各项改造的实施周期一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各区域电网、省级电网必须合理地统筹安排所辖范围内煤电机组的改造时序,避免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造成影响。各省级区域和分年度目标还应坚持按需改造、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考虑成本疏导的可行性,合理安排改造计划。相关企业需要合理安排资金和工期以支持改造项目的实施。”姜士宏表示。

  姜士宏建议,各地区、各企业在改造时序时间的安排上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做好年度改造计划,除有特定需要的地区外,宜适当平均地安排各年度改造规模,避免改造安排过于集中;二是尽量利用计划的机组维修时段开展改造,并根据改造工期选择大修、中修或小修时段;三是采暖供热改造要避开供热期,并预留充足的改造调试、供热调试时间,避免影响民生采暖供热;四是改造时间应尽量避开冬夏用电高峰时段,水电大省要重点关注枯水期电力保供是否允许、以及能够允许多大规模的煤电机组停机改造;五是各改造项目均应重视改造施工组织的优化安排,停机前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停机时间;六是计划开展多项改造的机组应尽量同期安排。

  由于煤电机组设备众多、系统复杂、运行条件和模式差异大,几乎每台机组均有其独特性,机组改造需坚持“分类施策、分企施策、一厂一策、一机一策”的原则。

  姜士宏表示,三改联动相关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每台机组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十分必要。系统和相关设备配置特点、运行指标、煤质等基础条件、机组剩余设计寿命及延寿运行预期、改造目标及所在地对机组供热的要求、所在电网对机组调峰能力的要求、运行特性(年利用小时数、负荷率波动范围)、当地煤价及未来煤价预期、企业对改造投资内部收益率的要求、热力市场情况(需求量、负荷曲线、热价等)、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等都是制定改造技术方案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此外,部分改造技术、尤其是灵活性改造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深度调峰改造技术处于研发攻关或示范试点阶段,部分机组难以确定经济适用的改造方案。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施改造的过程中妥善应对。”姜士宏表示。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06期,作者系本刊记者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