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访谈

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访清华大学电机系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

中国电力网
2024-07-05
 来源:国家电网报
浏览:

  记者: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康重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高环境质量。能源生产是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活动之一,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逐步替代有效减少了碳排放,对环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提高用能效率,引导产业升级。绿电、绿证及碳市场等机制提升企业碳排放成本,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在此过程中,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产业向高附加值、低碳环保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三是形成了具有国际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得益于我国支持性的产业政策及旺盛的国内需求,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光伏发电、风电及储能等产业链。四是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目前,“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建设,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基地快速发展。新能源电源项目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记者:您认为新型能源体系的“新”体现在哪?目前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面临什么难点、痛点?

  康重庆:新型能源体系的“新”主要体现在能源产供储销体系、能源产业体系、能源创新体系、能源市场体系与能源治理体系等方面。

  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还面临一些难点、痛点问题。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跨省跨区交易机制的灵活性有待提升,新型储能设施参与及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我国碳市场机制、绿色能源消纳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尚未建成统一、科学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监管缺乏抓手;对市场成员激励不足,其主动减排意愿较低。

  记者:在碳视角下,电力系统减排对全社会的节能降耗有何意义?进一步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降碳,还需要哪些新技术?

  康重庆:我国电力系统碳减排取得初步效果,2021年平均度电含碳量较2015年降低10%,相当于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减少10%。随着清洁电量占比不断提高,未来我国平均度电含碳量还将进一步降低。电能在终端用能中的占比逐年提高,预计2025年将达到30%。更加清洁的电能有效降低了用电客户的碳排放,对实现全社会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系统碳减排的关键抓手,需要依托数字化技术,以源网荷储互动及多能互补为支撑,满足电力安全供应、绿色消费、经济高效的综合目标。因此,我提出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源网荷储”四要素将拓展为“源网荷储碳数”六要素。其中,源网荷储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物理架构;碳中和目标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动因,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途径。

  在源侧,需要加强对清洁能源生产技术的研发,包括煤炭清洁高效灵活智能发电技术、先进风电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负碳生物质技术、氢能技术等。在网侧,需要加强对安全高效能源网络技术的研发,包括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支撑技术、新型电能传输技术等。在荷侧,需要加强对用户灵活高效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包括低碳需求响应技术、虚拟电厂技术等。在储侧,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高效储能技术的研究,探索以云储能、共享储能为代表的储能运营新模式。从碳视角看,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形态演化受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外力驱动”影响,电力行业的发展模式将改变。同时,行业内部各个环节引入“碳约束”,使得电力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低碳特性与全新的运行模式,广泛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投资、调度与规划等环节。数字技术也将成为促进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将充分赋能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高效决策与分析。

  记者: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电网企业下一步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快布局?

  康重庆:电网企业下一步可以重点在数字化建设、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等方面发力。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电网的灵活调节能力与智能化水平。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有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计算、通信、存储等)做支撑。电网企业可以结合电力业务的特点,针对电力数字基础设施的架构、发展路径等开展研究。

  在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方面,电网企业在合理规划建设输电通道的同时,可以着力提升电网对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的友好性,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在新能源富集地区集群化发展。另外,可以多从碳视角看待电力系统转型。对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进行全面、准确的计量,促进电碳融合,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电网企业可以构建碳计量与追踪体系,厘清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情况,掌握电力行业全环节的碳排放规律,在电力系统规划中考虑碳排放因素,还可以加强各类低碳技术的协同优化,推动构建激励相容的“电-碳”耦合交易体系。(记者 马佳)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