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迎来发展新契机

中国电力网
2021-11-02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支撑能源消费侧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访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所长代红才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张栋钧 于彤彤

综合能源服务作为一种互补互济、多系统协调优化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模式,是提升我国能源开发使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的重要手段。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综合能源服务的不断推进,将对未来能源供应方式产业深刻的改变。那么,目前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难题亟待解决?在“双碳”目标下如何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所长代红才。他认为,综合能源服务与能源领域“双碳”工作特别是能源消费侧“双碳”工作方向高度契合,是在能源消费侧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综合能源服务: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

记者:您如何定义综合能源服务?

代红才: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服务新形态,其内涵随着能源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动态变化,目前产业界、学术界对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内涵有多种定义。总体来看,综合能源服务是面向能源系统终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能源品种组合或系统集成、能源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使客户收益或满足感得到提升的行为。简言之,就是提供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

从业务内涵看,综合能源服务包括“品类+”“技术+”“模式+”“系统+”四类业务。“品类+”指对不同品类的能源进行组合供应销售,提升客户用能便捷程度;“技术+”指应用能源、数字化等新技术对设备、服务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能源产品和服务质量;“模式+”指应用新模式进行资源重组、流程再造,提升客户用能体验;“系统+”指基于集成化能源系统,实现协同运行、互补增效,构建整体解决方案。

“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迎来发展新契机

记者:在“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代红才:总体来看,综合能源服务与能源领域“双碳”工作特别是能源消费侧“双碳”工作方向高度契合,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将成为全方位支撑能源消费侧“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在于控制碳排放,而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是碳减排的主战场;要从能源供给侧、消费侧两端发力,加快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减量化和电气化。综合能源服务以市场化、多元化方式提升能效水平,促进清洁发展,实现用能成本降低,将成为全方位支撑消费侧高效化、减量化和电气化的关键抓手。

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用户用能理念向清洁化、高效化等深层次需求升级,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方向也将相应变化,分布式能源开发、能源一体化供应、能效提升和碳减排服务成为关键着力点。过去,用户用能诉求主要是能源品种的多元化,包括电、气、热、冷等。但随着“双碳”目标的纵深推进,清洁用能、高效用能理念将加速释放,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方向将相应变化。

具体从业务方向上来看,呈现四大关键着力点:一是以光伏等分布式新能源开发为着力点,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二是以能效提升为着力点,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能源消费节能提效;三是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能源一体化供应为着力点,促进终端能源系统协同高效运行;四是以碳减排服务为着力点,提供低碳改造、碳排放管理、碳交易代理、碳减排项目开发等多元服务产品,打造零碳(低碳)建筑和零碳(低碳)园区,着力降低用户侧碳排放总量。

碳达峰、碳中和将进一步激发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潜力,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分布式新能源、节能服务、能源综合一体化供应、碳减排服务市场需求加速释放,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利用国网能源研究院自主研发的IES-PEST模型进行测算,到“十四五”末,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有望达1.3~2.0万亿元。

产业发展仍面临多个难题亟待解决

记者:目前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亟待解决?

代红才:当前,综合能源服务面临的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具备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丰富的业态内涵,但同时仍存在发展不聚焦、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当前,受制于技术、资金等方面压力,能源服务商倾向于发展分布式能源、设备节能改造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模式相对成熟的单体式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对于多能协同一体化供应、需求响应代理等技术要求高、模式尚不成熟,但却能够大幅提升终端能源系统质效的集成式业务投入热情较低。

二是综合能源服务点多面广,涵盖专业技术领域众多,产业链条及服务周期长,不同细分领域之间行业壁垒高,单一能源服务商难以具备全技术、全环节服务能力。

三是综合能源服务具有重资产投资属性,市场主体不敢轻易触碰。我国拥有大量工业/企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高能耗用户,其内部能效改造提升潜力空间巨大;新增园区、公共建筑均是能效提升的重点领域。然而,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效提升项目一般属于重资产投资,具有初始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不高等特点。

需政府、行业和企业多方发力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如何解决上述难题?

代红才: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形成合力,政策、模式、技术多管齐下,着力平衡好国家能效提升目标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完善综合能源服务相关扶持政策,重点从产业发展扶持、财政扶持等方面发力。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指明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加大对具备良好环境和社会效益但目前经济性不足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支持力度(财政支持和税收补贴),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

其次,行业层面要加快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国有能源企业要发挥好带动引领作用,加快制定综合能源服务相关技术、运行和管理标准,高标准谋划一批能够切实服务用户降本增效、具有广阔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能源服务典型项目,为中小能源服务商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再次,企业层面要制定长远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目标,重点从考核机制、运营机制等方面发力,做好企业短期收益与长期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与提高能效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最后是项目层面要进一步加强先进技术、模式对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支撑。技术方面要加快推动能源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融合,通过“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技术将各类能源设备有机连接,实现系统集成提效;模式方面要坚持分类施策,存量市场推广“一次改造+二次优化”模式,增量市场推广“一体化供应+一体化智慧管控”模式。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