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微电网凭借分布式、灵活性和智能化的特点,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迎来发展机遇。2024年以来,江苏南京供电公司结合南京市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聚集、企业节能降耗需求大等特点,选取该区域作为智能微电网示范区率先开展建设,并在其他区域同步跟进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政企协同强化 合力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
5月8日,在南京溪田红色教育基地,南京江宁区供电公司联合格力电器、江苏金智科技等联盟单位开展了一场结对共建活动,共同讨论国电南自等多家江宁区企业建设的智能微电网项目的运营策略。
江宁区坐落着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工业企业,已投运的用户侧储能项目累计容量达4600千瓦/14440千瓦时。当地政府大力推动智能微电网建设,促进区域绿色转型和经济产值增长。
2024年4月,江宁区供电公司党委联合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等成立“‘链’上联动 ‘碳’寻未来”微电网示范项目党建联盟。“党建联盟常态化组织技术研讨、经验分享等活动,真正让链上企业拧成一股绳,项目建设效率提高了30%。”国电南自高级研发设计师朱猛猛介绍。
今年年初,南京供电公司发布了2025年“阳光电 智慧能”电力宁满意服务举措,提出推进全市100项智能微电网建设,服务企业微电网逐步发展成为内部自治、外部参与调节的智能微电网。3月,该公司联合有关单位成立全省首家园区级“政企联办”智慧能源服务中心,开设并网服务专席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一批智能微电网项目平稳落地运行。
技术创新见效 微电网资源实现统一调控
近期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结合微电网管理运营平台的数据信息,提前优化厂区生产计划,实现企业绿电消纳最大化。该公司是全球风电传动设备领域头部制造厂商,建有6000千瓦分布式光伏,以及一座2500千瓦/1万千瓦时储能电站。
为了确保微电网资源有效调配,2024年8月,南京供电公司基于江苏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研发南京微电网特色模块。该模块具备资源总览、能力认定、效果监测等功能,通过连接客户侧接口,掌握用户实时用电数据,并依据算法对用户需求响应与辅助服务等行为进行综合评估和收益结算,实现全市各类微电网资源的统一监测、研判和管理。
近年来,南京供电公司帮助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升级打造微电网管理运营平台,实现厂内生产线、空调、照明等多类负荷协调互济。“接入南京微电网特色模块后,我们共参与辅助服务4次,最大上调用电负荷约3000千瓦,响应目标完成率达100%,做到了产随绿动,不仅用能更绿色,也助力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电气负责人潘宇麟说。
微电网用户进入电力市场 收益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2024年12月,南京供电公司牵头打造的南京中兴产业园“光储充放”车网互动综合站投运。在该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的推动下,该站接入南京微电网特色模块,具备630千瓦负荷调节能力,2024年参与辅助服务交易11次,获得收益3万元。该站还通过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和配置运营策略,将充电价格降至0.57元/千瓦时。
南京供电公司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绿电交易、充换电设施和储能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10余项,健全智能微电网用户进入电力市场的收益保障机制。2023年9月,江宁区政府出台措施,明确了对工商业企业客户侧新建储能项目的补贴政策,即按照装机容量给予补助。
2023年年初,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投运光伏发电项目,并投资建设10台充电桩和一套125千瓦/215千瓦时用户侧储能项目。项目运行数据同步接入江苏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园区微电网资源精准管控。
宏源电气智慧能源业务负责人朱恺之说:“在各项补助政策支持下,项目可以获得3.2万元补贴,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预计为5.77年,经济收益明显。”(周钰 赵浚铭 赵紫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