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我们是白鹤滩移民工程建设者

华东院发布时间:2021-07-21 09:03:47  作者:华东院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库区涉及四川和云南两省移民人口超过10万人。移民安置实施不仅关系到电站能否如期蓄水发电,更是事关民生福祉。

华东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了移民工程施工图勘测设计、移民综合设计和部分移民工程总承包任务,华东院人秉持“负责、高效、最好”的企业精神,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投入千人推进移民安置实施工作,为电站如期蓄水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以血汗为墨,大地为纸,在金沙江畔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征途漫漫  唯有奋斗

“初来时正好是雨季,电站周边交通条件很差,通往坝址的沿江公路是一条3米多宽的泥巴路,外侧是滚滚江水的金沙江,与东部交通条件大相径庭。但这里有世界顶级的巨型电站,也正因为没有路,我们路桥人才有了用武之地,让天堑变通途。”这是白鹤滩库区交通项目设计副经理余旭荣的话。

水库移民交通复建工程,直接关系到移民是否能搬得进、走得出,是关键线路上的重要一环。余旭荣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处理能力,合理组织资源,高效协调办公,同步开展库区所有子项目的设计工作,做到了前后搭接有序,实现了设计质量有保证、生产效率大提升,有效缩短了设计周期,为项目施工建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库区水利项目主要面临“点多、面广、战线长”等诸多困难,想起位于巧家县“红旗河”上游的红乐水库、那大山深处的供水工程竹寿水库、解决会东县城移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改善县城水环境的两岔河水库……水利项目设计经理黄可夜不能寐,把多年苦心孤诣的规划成果落到实处是他首要考虑的事情。面对问题他从不逃避,耐心与各县区一一对接,最终按照“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结合移民安置区实际进行合理设计,使库区用水从水源、输水、储水再到净水得到了保障,为移民提供可靠、安全的生活用水。

刘锐是库区安置点给排水专业主设人员,库区移民项目涉及多行业、多板块,需要系统思考,给排水更是如此,水源、水厂、污水厂、景观水系、排放以及给排水管网的接口与水压、位置、标高等,上下序的衔接与贯通都需要了如指掌。2020年库区雨水多、雨季长,他跑遍各个安置点,帮助总承包项目解决现场施工组织排水问题,当年的库区特别冷,他几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从夏天到秋天、冬天,衣服不够让家人从杭州寄过来,一直坚守现场,在项目一线做好每天的设代支撑和服务。

胡忠桦同样是白鹤滩库区集镇与居民点项目的主要设计负责人之一,面对如此空前庞杂的项目规模,他感到压力巨大。设计过程中,方案从总体布局调整、风格风貌、户型确定、配套容量、人防配建等方面反复调整,昼夜不停,更难的是与基础设施阶段设计成果的前后衔接,并需要配合概算专业进行成本控制。那段时间他组织力量,协调各方,经过不断的汇报、调整、优化,带领团队坚守岗位至凌晨,工作日程被填得满满当当。最终,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巧家县320万㎡移民房建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安置点建设抢占了时间。

 团结协作  打破常规

320万㎡的房建施工图设计要有详细的地勘资料作为输入条件,短时间内完成这个量的详勘也是工程人无法想象的,这又是华东院人面临的一次艰苦卓绝的工程历程。

为保证移民安置项目按时完成,需要打破常规全力以赴。华东院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调集209台钻机,开展了“百台大战”钻机技能比赛,优质高效完成钻探作业7万余米,提高了平均日台班工作效率45.6%,实现了机组日进尺呈“几何级”增长。

成绩的背后,却是一线钻探人员不畏艰难、群策群力的攻坚战。一开始,很多一线勘探人员不知从何下手,有着40多年勘探作业经验的赵金昌却显得淡定自若,他带领勘探管理人员迎难而上,一方面广发“英雄帖”,与全国各地具备双管钻探能力的地质岩心钻探队伍联系;另一方面组建工作组,引进具备能力的钻探人员,投入到艰辛的钻探实战中……经过不懈努力,确保了项目按时高效完成,顺利提前将地质资料提交设计人员,展现了华东院人的匠人风采。

监测专业的小伙伴们很多是95后,92年出生的李文雍算是“老人”了。“这些孩子们都很踏实能干,一点儿不娇气”,“李哥”对他的小伙伴们超级满意。事实确实如此,面对雨水天气造成宁南县白鹤滩迁建集镇D1-3变形体的土体出现滑移现象,情况较为严重,当时正准备吃晚饭的他们马上放下碗筷,准备好安装材料立马奔赴现场,开始了测斜管安装工作,历时2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安装。“我要回去吃三碗饭!”天天嚷嚷着要减肥的史平这会儿是真饿了。任务就是命令,时间就是效率,他们在任务面前充分体现华东院人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的品质。

上下求索  攻坚克难

图纸有了,将图纸变为现实的任务同样落到了华东院人的肩上。华东院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与各方组成联合体承担了实施任务,提出并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这句出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句子,也是东川区总承包项目经理黄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象鼻岭防护工程是国内首个超高填方垫高造地工程,小江大桥是云南首座波形刚腹板桥梁,也是国内高烈度地区首座波形钢腹板大桥,这两项都是东川总承包项目承担的工程。

项目地理环境特殊,地质结构复杂,恶劣的地质和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工程的建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举步维艰,经过多方的考究和深思,项目经理黄华跳出传统思维圈子,带领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协同国内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顺利实现“人工筑岛”的象鼻岭防护工程,未来形成三面环水的海岛景象。小江大桥的建设采用波形钢腹板结构,不仅减轻了桥体上部的荷载重量,也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

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智慧碾压、智慧塔吊、智慧汛情预警等智慧建管系统,加强对现场的把控,有效降低生产风险,提升了施工效率。短短3年间,他带领的东川总承包项目部从最初的1个履约项目发展到如今的5个,专业覆盖了水利、交通、市政、房建、港航及智慧水务项目等,实现了良性滚动发展。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没有在四川山区修过路的人永远无法体会这句话的深意。甘葫路复建工程位于四川凉山州会东县金沙江左岸,会东段设计线路全长54.94km,全线桥梁64座、涵洞174道、隧道4座,桥隧比31.5%,其中连续刚构、钢箱梁桥特殊结构的桥梁9座。

梁洪永是项目总工,面对挑战,他总是冲在现场最前线,第一时间解决现场问题。2020年4月,三家村隧道进口掘进至845米处时,拱顶出现大量塌方,随即出现涌水塌方现象。他及时组织了代建、设计、地质、监理及施工各方到现场确定处理方案,但实施第一套方案后开挖时再次出现塌方,进一步增大了隧道施工难度。此时的他带领团队认真分析上次方案失败的原因,联合施工项目部聘请外部隧道专家与设计、地质、施工到现场多次召开专题会,从安全、进度、投资、施工难度等多方面比对四套处理方案,最终综合比选确定采取大管棚方案。经过三个多月的艰难处理,隧道顺利度过塌方段开始正常掘进。就这样,看着甘葫路一段段成型,桥墩一个个合拢,隧道也一座座贯通,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云南与四川一江之隔,很多需要通过轮船渡江,但电站兴建后,现有渡口将被淹没,如何恢复渡口并实现升级换代绝非易事。自乌东德水电站四川侧沿江下游160km流域需布置15座码头,会东水利项目经理万海龙带队来到金沙江边,站在巍峨高耸的山峦脚下眺望远方,如何跨越天堑丈量脚下的土地,是此次渡口选址踏勘的首要难题。正当大家头顶骄阳一筹莫展之时,万海龙当即提出“水陆空三管齐下”战术,利用现有交通条件渡船顺江而下,水运不通则转陆地徒步,两者皆不通则用无人机航飞拍摄。这样一来,踏勘难度系数大大降低,为渡口方案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巧渡”金沙江的踏勘只是会东水利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他们有时为了开展供水线路布置要徒步翻越500米高差的大山,手脚并用攀爬于悬崖绝壁之上;有时在骄阳烈日里挥洒汗水,奔赴一线解决疑难杂症;有时正踩着河间的石头,跨过湍急的流水,只为到对岸近距离看一眼岩体发育的情况……

心系移民  大爱担当

自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华东院随即成立了移民综合设代处,人员常驻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移民政策宣传、设计交底和设计变更等技术工作,耐心为当地移民解答各种疑问,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撑,解决移民实施阶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移民百姓合理诉求及利益得到保障,让白鹤滩水电站移民百姓和地方经济得以长远发展,夯实了地方发展基础。

对于华东院人而言,打造一个个精品工程,看到老百姓住得开心、住得放心,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即便是在疫情面前,也绝不后退。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移民安置点建设工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难题摆在华东院人面前。作为巧家总承包项目经理的朱鹏心急如焚,“正逢移民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因为巧家县的移民占了整个库区的一半。

为了尽快复工复产,全力保障工程进度,他一边组织人员编制进场方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专项应急预案,一边有条不紊地组织协调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前往项目现场,面对当时还未知的疫情走向,他们鼓起了“十二分”勇气,毅然前行,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

田子龙也是一名“最美逆行者”,承担着项目安全管理职责的他,一到现场便按照各级部门要求部署落实防疫措施,为的是尽快复工复产。这些年,他在巧家跟随项目一路磨砺,已是敢担使命的“先锋”,同时他也在巧家收获了爱情。作为巧家的女婿,他亲眼见证了第二“故乡”的建设与发展,见证了各安置点从高山峻岭、低房矮砖到高楼耸立的变化,见证了乡村泥泞小路到柏油马路的蜕变,切实感受到了作为工程人的自豪与成就感,正所谓“来时荒草遍地,走时万家灯火”,这是工程建设者多么美好的事情。

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县小河镇发生5.0级地震,华东院第一时间派出专业人员赶赴震中,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灾情检测、移民安置项目排查、机械设备提供等工作,切实为抗震救灾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 

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已于2021年6月28日投产发电,移民工程建设已处于收尾阶段,华东院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继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继续发扬精益求精、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扎实有序推进后续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移民综合设代


云南巧家抗震救灾


小江大桥


象鼻岭安置点


百台大战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