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论观点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肖黎春:在践行公司战略目标中加劲发力

中国电力网
2020-07-16

  毛伟明董事长在湖北调研时明确了全面支持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对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服务疫后重振、加快转型发展提出了“一个坚决贯彻,五个加劲发力”的总要求。国网湖北电力按照公司党组要求,把抓好贯彻落实与服务湖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推动公司战略落地结合起来,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扛起旗帜再出发,奋力夺取“双胜利”。

  旗帜鲜明讲政治 充分彰显“六个力量”

  国网湖北电力紧扣“具有中国特色”根本,不折不扣落实好公司贯彻党中央精神的各项举措,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在攻坚克难中显担当。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抗疫情保供电的重大胜利,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面对当前严峻汛情,将借鉴抗疫保电经验,发扬电网铁军精神,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坚决打好打赢防汛保电攻坚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践行央企初心使命。

  发挥行业优势,在奋进小康中展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抓好“三县一区”50个定点扶贫项目实施,挂职副县长和驻村干部继续坚守岗位,带领村民奔小康。做好光伏扶贫电站并网服务,确保电量全额消纳、电费及时结算、补贴及时转付。补齐农村电网短板,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全面完成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持续提升脱贫成色。

  履行央企责任,在疫后重振中求实效。自觉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坚决执行国家降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快“电e金服”落地应用,开展供应链金融、保证金保险、电费金融等业务,助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做好稳岗扩就业工作,在今年年初已招聘500人的基础上,制订计划再招聘1800人,向社会提供1000个农民工就业岗位,在疫后重振中迈出坚实步伐。

  奋勇争先谋发展 全面增强“两个实力”

  国网湖北电力紧跟“国际领先”追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深化提质增效,增强经营发展硬实力。坚决落实公司提质增效“八个全力”“八个增效”专项行动部署,制订落实40项具体举措,保障企业稳健经营。持续提升电网安全管理水平,深化“3+1”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牢牢守住“生命线”。持续提升电网规划建设质效,强化投资精益化管理,多维分析电网投资绩效,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资金。持续优化调度运行和交易方式,确保三峡电站37亿千瓦时增发电量消纳到位,组织新能源跨区交易,优化购电结构。

  深化改革创新,提升企业治理软实力。深化电力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带动能力。优化内部管控机制,推进“放管服”和三项制度改革,提升企业管理效能。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提升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创新链、技术链、价值链、人才链,抢占能源互联网技术制高点。立足实际逐步补齐效率效益类指标短板,提升“获得电力”水平,增强国际标准参与度。

  应势而动促转型 加快建设“三大体系”

  国网湖北电力牢牢把握“能源互联网”这个方向,持续完善“三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共享共赢的能源生态圈,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推进能源互联,构建能源网架体系。建强建好坚强智能电网,立足湖北电网在全国联网中的枢纽地位,科学做好“十四五”电网规划建设,推进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湖北段)等特高压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助推武汉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打造能源互联网试点项目,围绕未来电网、清洁能源服务、新能源汽车服务等9个方向开展项目试点,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湖北样板”。

  坚持数字赋能,构建信息支撑体系。加强实践应用,运用电力大数据分析,精准服务社区疫情防控。运用配电网实时监测系统,压缩故障抢修时间。加快平台建设,制定未来五年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纲要,推进运营云平台、数据中台、物联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加速智能升级,广泛应用5G、人工智能等“大云物移智链”技术,推动传统电网改造升级,在电力看经济、金融征信、企业智慧用能等领域加大数据应用产品开发力度,促进数据要素自由流动,释放电网企业数据价值。

  培育新兴业务,构建价值创造体系。推进长江流域湖北段港口岸电建设全覆盖,完善城际互联和城市公共快充网络布局,提高充电设施覆盖率、利用率。试点探索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长江岸电等市场主体参与“绿电交易”,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联合设计、施工、技术、产品、投融资等上下游产业链,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联盟,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多样化发展。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