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经济新物种:“氢”装上阵

中国电力网
2024-02-19
 来源:看看新闻
浏览:

  随着全球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氢能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形式,正日益受到关注。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高地,早在"十五"期间就给氢能产业按下了起始键。从首个加氢站的建设落地到燃料电池的国产迭代,从科研创新的艰难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场景拓展,上海氢能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引领着新能源革命的浪潮。目前,我们离全副"氢"装还有多远?如何以上海方式实现双碳目标?

  其实在不知不觉间,公交车已经率先跑上了新赛道,在临港的氢能公交车,车顶藏着氢气储气罐,而排放的则是H2O水,比外面下的雨还要干净一些。

  在新能源时代,通向未来的路不只有电池,氢能也已被我国列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传统的燃油、以及正在迅速增长的锂电池车,氢能有其独特优势。

  平霄路油氢合建站经理赵伟介绍,给公交车加一次氢大概是25公斤左右,续航里程是400多公里,补贴以后的优惠价是35元每公斤,计算下来和加油的费用是差不多的,但是加氢的成本比充电的车时间上可以节约很多。

  那支持氢能公交车运行的核心,就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目前国内技术领先且运用广泛的,就是由我们上海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这台产品。

  氢燃料电池系统,可以理解为发动机,只不过它的动力来源于将氢气转换为电能。而为了实现从氢到电的转化,就得依赖系统中的八大核心部件。

  此前这"八大件"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均被进口"锁喉",成本极高。为了将这些卡脖子环节逐个击破,近十年来,上海最早一批入局氢能赛道的企业,持续在研发和生产环节发力,比如这家2015年成立的民营氢能企业,已经成功研发几代200kW以上功率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实现批量化生产。

  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已经从五六年前的超过2万元每千瓦,现在下降到了4000元每千瓦以内,应用场景从早期的公交车为主,现在大量应用在重卡商用车上。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总监刘一粟介绍,作为一个氢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它不仅仅可以用在车辆领域,包括兆瓦级的氢能发电站、包括燃料电池专用的叉车等等,更多的场景我们还在探索之中。

  在整个氢能产业当中,除了制备和应用场景之外,储运一直是绕不开的一个环节,并且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瓶颈。不过最近上海这家企业,就用这些材料给出了新解。

  在现有的氢能产业链中,储运要占据整个成本的30%到50%。去年,上海一家氢能企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历时4年联合研发出吨级镁基固态储氢车,以镁合金颗粒作为吸收和释放氢气的载体,打开了全球氢能储运的新纪元。

  氢枫(中国)首席技术官宣锋:“镁基固态储氢车的安全性强,它是常温常压下进行运输,它的储氢的质量也非常大,是传统储氢方式的3到5倍。我们通过了模块化的设计,可以适用不同的运输的形式,比如公路、水路、还有铁路,这样也大大降低了它的运输成本。”

  历经十多年导入期的摸索沉淀,氢能产业正随着技术积累的爆发及产业引导政策的释放,重新驶上快车道。

  2022年,在我国出台氢能中长期规划的同一年,上海临港氢能谷也正式启动,两年多的时间里,这里聚集了30多家各类氢能企业,形成了包括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材料等为一体的产业格局,齐力推动前沿核心技术创新。

  “目前呢,我们也在布局一些新的氢能企业,包括说国外的一些领先的企业,那管委会呢也是针对这一类企业,愿意提供很完整的最好的一些政策,包括说新片区的一些人才落户政策,产业的辅导政策等等。”上海临港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招商部总监倪敏如是说。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建成并投用各类加氢站超过70座,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向着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上海氢能产业正"氢"力补短板,向未来全力前行。

  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顶云表示:“国家政策现在新的一个发展的动向就是要建氢能高速公路,这个我觉得给上海市氢能产业带来了很好的一个机会,需要做的就是还是要配套加氢站网络的建设,氢能源的取得,应用场景建立起来。”

  上海市节能协会秘书长徐君也告诉记者,将推广塑造更多、更便捷、更安全的场景,使氢能在未来得以扩大市场应用。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